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啥说婚前不恋爱婚后不爱恋?

(2014-09-20 07:48:34)
标签:

情感

婚姻质量

婚前奠基

分类: 情感守望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的约定俗成。而男女到了一定年龄通过婚姻这种方式走到一起,构成男女组合的家庭模式,便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婚姻家庭。而现代的一夫一妻制,规定了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家庭,应该沿着终老一生的方向走下去,直至生命的终了。于是,围绕着这样的目标,便产生了很多口号式的祝福,比如,白头偕老、执子之手与子……等等。

    但是,以上的婚姻模式,更多的是从道德、法律和责任的角度来衡量的。而且更多的是从家庭与社会管理与稳定角度来规范的。它最大的特征是有时间的长度而无质的力度。很简单,按照这种规范,原则上一男一女结合后,就不能或不要、不易再分开了。这样才能做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而在人生这个漫长的几十年中,这个有一男一女组成在一起,以契约方式结合的婚姻,能否就能保障每对夫妻生活的和谐与质量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这对组建家庭的男女因为出生于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甚至拥有不同的追求,怎么能无缝对接到一起,并且还要一起生活几十年呢?还有就是,人类还有其动物的原始性需求一面,一个性冷淡的人与一个性热烈的人组合在一起,那肯定是要泯灭人性的。出轨或许无法避免,家庭的解体也或许难以幸免。

    于是,实在的生活便与婚姻的要求产生矛盾与对立。这个有时候难以调和。否则,这个社会就会乱套,一不小心就会回归到原始氏族社会那种群交模式之中,不利于人类社会管理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倒退是不可想象的,也是现实社会所不允许的。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婚姻的制度、规范和舆论要求会与所谓的人权人性继续发生冲突,并且后者继续要整体服从于前者。也就是说,婚姻里面种种不适与不合理,如果幻想在大的制度背景下改革,是不切实际的,也没有多大空间,过高的离婚率,会使整个社会无所适从,更不要奢望进步!

    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组成婚姻的男女自己。这虽然有点勉为其难,但是,也是当下唯一可以做到的。因为只有单个的个体改变来带动单个家庭的婚姻质量提高,才能继续让家庭沿着既定的轨道走下去。于是提高婚姻质量变成了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当下更具有社会意义。眼下的社会,人们实际上在改变。比如基于婚姻稳定性要求的婚恋模式的变化与创新,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应该也是一种进步。

    道理很简单。婚姻的质量一定是建立在一定形态和一种形式的外壳中。所以说,从婚姻缔结开始前,作为未来婚姻的主角男女。便可以有充分的酝酿。这个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通常可以做到彼此对于对方的个性性格、教育与素养、性的欲求度与匹配度、经济能力与实力、健康状况、对于婚姻的态度与期望等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的调查了解。很多需要细心通过交往才能实现。因此,婚前的工作应该是浩大的,也是异常必要的。现行的闪恋闪婚所导致的闪离,便是这个问题的反面。

    当下很多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看淡恋爱甚至有家长代为相亲等,是十分危险的。恋爱决定婚姻的质量,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打牢基础才能建高楼,而将基础建在沙滩上,后天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而基础不牢的婚姻,维系它存在需要比别人付出的一百倍一千倍。恋爱虽只是婚姻这个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是,经验表明,迈好这坚实的第一步,而且一步紧接着一步迈好迈出,才会有一步一步步步坚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