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曝光局长开房视频有啥风险?

(2014-01-01 23:37: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近日有一段视频广受议论,就是沈阳卫生局长闫某和所属的医院院长李某两人两次开房的事。视频一被公布就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很快,闫某已被责令辞职,李某被停职(12月31日《南方都市报》)。预计后续的调查随即就会展开,届时,究竟为何开房,背后有没有利益交换,以及是否涉及其他腐败问题,都将会水落石出,这一点人们可以拭目以待。如果开房的背后,只有单纯的男女关系,那么仅仅涉及生活作风问题;如果可不限于此,那么就涉及违法问题。而一旦属于后者,那么就可以说,这又是一起利用男女关系撕开腐败行为口子的典型事件。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大快人心之意。也有人甚至认为,曝光者应该算得上反腐志士,应该给与鼓励。

    于是,就又引发新的疑问,这样的行为该不该鼓励?的确,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反腐大旗,实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新环境下,通过人民群众的参与,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而当前民间反腐的利器,主要是网络。通过网络举报和上传相关的视频与照片,往往收到反腐奇效。应该说,网络反腐不仅效果明显,而且成本也很低。但是,举凡网络反腐,一个重要证据来源要不是主动设局偷拍,要不就是跟踪然后私下获取监控视频。在收集到这些证据后,再上传到网络形成舆论压力,达到反腐的目的。

    但是,这里面潜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存在着侵犯公民隐私权的风险。特别是当大家都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反腐时候,就会产生违法反腐问题。这倒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并规范使用网络工具进行反腐,当前已经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否则,在反腐败的同时,又会落下不尊重人权的口实与把柄。这样就会降低反腐的成效。

    如何正确发动群众反腐?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个是不被个别人纯粹是泄私愤所利用。观察网络上的一些所谓检举揭发问题,有些就难以摆脱泄私愤的嫌疑,有的更是别有用心误导网民。对于这样的所谓反腐信息,就应该删除。再一个就是,对于流传的来源不明的视频、照片,网站要承担源头把关的职责。否则的话会造成误伤。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纪检部门设立专门的举报窗口,供举报人上传各种证据。而对于这些证据的调查、采信,则需组织群众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违法反腐、保护人权,又能够让群众释放袒护、不作为的担心。使群众反腐、网络反腐走向依法与规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