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大学生公开比穷如何安放尊严?

(2013-10-16 22:04:19)
标签:

教育

杂谈

公开比穷

自尊

分类: 城市表情

    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大学某学院为认定贫困生资格,学生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并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有人质疑,让家境贫穷的学生公开比穷来确定奖学金,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

    学校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提供助学金这本是一件好事,是一件有利于学生及其家庭的好事,事实上也是有利于学校的好事,很多有志青年学生就是得益于助学金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和家庭的栋梁之材。按理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运行,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总结出助学金的管理与发放办法了,可是为何在今天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通过学生演讲在投票确定资格,这个貌似公平的做法,其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鼓励学生说谎行为。虽然贫穷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比穷也不同于炫富,但是,为了获得那份助学金,学生会在无奈之下一定会夸大其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性说谎。二是消磨积极向上的意志。贫穷对于一些人说并非坏事,贫穷本身是压力,会激发学生养成节俭、奋发的品质,但是,当通过比穷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时,哪怕是短暂的,也会容易满足,进而失去了奋进的斗志。这方面在贫穷大学生中并不鲜见。三是伤害自尊。这个应该是个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般来说,即便是出身贫穷家庭,大学生们也在同学面前羞于启齿,他们常常为此抬不起头来。但是,通过公开比穷,等于是当众“自揭伤疤”,那些本来不想让别人知道家庭困难,可这样一来弄的众人皆知。说是为了公平,实际上是贬损了他们的人格。

    作为高校,本应是出人文、出管理方法之所在,而人文精神与管理精髓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前提便是尊重人、关心人。但是,让大学生公开比穷实在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管理创新是建立在对于贫穷大学生人格尊严贬损的基础之上,它不仅影响当下,还会影响其未来甚至一生,而当这种做法连同后续影响被放大时候,就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就会让他们一辈子失去自信,甚或毁掉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