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礼“随礼风”为何越刮越猛?

(2013-10-07 00:02:25)
标签:

杂谈

随礼风

国庆

危害

治理

分类: 城市表情

   近日,《新京报》对100名在北京生活或工作人士的调查显示,国庆长假期间,86%的受访者收到了婚礼请柬,无论赴宴与否,所有人都送了礼金。其中45%的人随礼在500元以下,32%在501元至1000元间,在1001元至2000元的占12%,礼金超过2000元的占11%。除了随礼标准不断提高外,随礼的密度也空前的密集,有网友直言国庆七天自己需要参加12个婚礼,还有一个9月刚入职立马就收到了9个请柬,总计礼金需要花费上万元,苦不堪言。于是,有人戏言,那一本本红色请柬简直就是一颗颗“红色炸弹”。

   现在国庆又是七天长假,加上时令上又处于深秋,非常适合办婚礼,于是出现了国庆扎堆办婚礼、吃喜宴的情况。在国庆长假期间,举凡是农历上的双日子,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婚礼举行,这一点你只要看看各大酒店或者是大街上络沿不绝的结婚车队就能一种明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礼尚往来,亲朋好友家中有喜事,都要到场捧个场,尤其是像婚礼这样重大的喜事,那都是要认真操办一把的。于是乎,大家都要随点礼金。以表达祝福祝贺心意的。

   不过,如此密集的婚礼集中在国庆,以及随礼的标准越来越高,却是近些年的事情。其实,说到婚礼,除了炎热的夏季不适宜举办外,一年四季中的其他三个季节都可以办,没有必要都去赶着这个趟儿。其次,随礼的标准如果过高,加上集中在一段时间里要随几个,作为工薪阶层的亲友,无疑会加重负担。再说中国人历来就有“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的观念,遇到亲友有了婚礼等大喜事,是肯定不能含糊的。这样做还会产生互相攀比、恶性循环。今天你家有事我随你1000元,那明天我家有时你低于这个标准就没面子。这样礼金标准就会越来越高。一部分收入少的人,为了面子会债台高筑,会导致短期的生活困难。而其间更不能排除某些手握实权的人借机敛财嫌疑。

   本来,亲友有喜事随点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礼金额变身成为关系厚薄的尺度以后,这个行为本身就变味。特别是当它成为一种风气且越刮越猛的时候,确实应该引起注意,并及时剎一刹。正如有的专家所言那样,礼金越来越高会对家庭和谐、社会大环境造成消极影响,若随礼数额日益膨胀,礼金会超越情意,红包就变了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