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个晚上看了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的节目。这个节目素有老百姓110的美誉。而接连几晚上看了“心健康梦飞扬”的节目,更是感触良多。心健康梦飞扬活动启动于10月18日,是安徽一家医院建院1周年所举办的2009心脏病医疗救助行动。具体的救助活动是由安徽省红十字会和安医大二附院联合主办,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成功的,将有安医大二附院和省红十字会联合出资,为患者免费开展心脏手术。
几个晚上,每当看到那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因为家境贫穷看不起病,而饱受折磨的情况,以及因为长期给孩子治病而又无钱手术根治导致家庭陷于贫困境地的,那一幕幕,到现在还浮现在眼前,难以挥去。砀山那位女患者,30多岁了,至今还是靠70多岁的老妈妈在养活她,而从家门口到前面的机耕路不足1000米的距离,从来没有一次就能走到。那个全家住在看鱼棚中的男孩,希望自己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也无不为之感伤……。这一切都缘于与他们先天相伴、挥之不去的病魔的折磨。这些患者及其家庭这些年来过的真不容易。而从他们身上,我们觉得没有理由在抱怨什么。
已经有患者通过这个活动摆脱了病魔的袭扰,衷心为他们祝福。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将会有更多的患者走向康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这项为社会最弱势群体所做的善事,竟然不是卫生、民政等政府部门,而是出自一个医院的建院庆典。我们衷心感谢这家医院的明智之举,相信,如果遇到一个讲究形象工程的单位和领导人,这笔钱可能就被大量燃放的烟花和庆典聚餐而烟消云散了。但是,他们把钱省下来用在改善民生上。所以,在肯定这个善举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失望。因为这不是一项常态的救助机制,而是企事业单位的一种随机性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就是执政为民,执政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博者有三点建议,希望更多的患病家庭在党和政府的阳光下,早日摆脱疾患的多重折磨。
一是这件事在医院做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接力进行。一方面仅仅看一家医院减免治疗费用,不仅能力有限,受惠群众也有限。所以,在医院这项活动截止以后,凡是没有及时得到救治的,应纳入政府改善民生工程的范畴,让类似的病人,只要有治愈或减轻病情希望的,都得到救治。
二是发动社会力量救助。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也是不够的,尤其是治病以后的生产生活恢复,是一项耗时长、投入相对较多的事情,可以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通过他们发挥社会力量,包括公民和企业。通过建立对口的帮扶,让他们早日摆脱赤贫境地,至少要赶上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这也是帮扶的标准线。
三是建立机制。应由政府部门有组织地建立一套救助机制,开展对危重疑难病患者进行调查登记。建立治疗救助直通车制度,使他们早日摆脱病患的困扰乃至死亡。要加大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社会慈善捐助等方式,建立起危重疑难病患者的救助资金,使他们治病时不会因为经费而止步,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过上新的生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他们身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