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性别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

(2009-09-16 22:29:22)
标签:

女性

就业

受性别歧视

根源

杂谈

分类: 杂谈

    最近,有两个比较极端的数字引起博者对于女性性别问题的关注,其一是,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妇联9日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有九成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这项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求职,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其二是,近年来,女性在家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女性早就摆脱封建的“三纲五常”束缚,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特别是很多男人都患上或甘当“妻管严”,妇女不仅掌管家务,更掌管家庭财务。

    同样是女性,同样是面对男人,为何女性这个角色在家庭与在社会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或者说,女性性别到底是祸还是福?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女性同样的一个角色出现两种不同的处境?

    其实,男女两种性别各有利弊,也分不清孰优孰劣,恰如磁石的阴阳两极孰优孰劣一样难分。人是社会的人,需要参与社会分工,从而获得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维持生存与发展。如果某一性别正好契合了社会分工的客观需要,那么他们进入社会系统就比较顺畅,反之则会出现问题。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顺应社会分工需要。当然,社会分工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加精细与合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女性这一性别在接受社会分工时,究竟是以什么样的角色为切入点的。正常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于性别的优劣本无定势,正如此次受访的企业一样,竟然有90.2%的被访企业的回应是,招聘“基本上无性别倾向”,却坦承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因为受访企业中,51.4%认为“有些工种不适合女大学生干”,40.5%认为“女生出差、加班要考虑安全等因素”。只要不带偏见,情况确实如此。

    这个数字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性别歧视并不存在,所谓的性别歧视一方面来自于用人单位对于女性身体、生理相较于男人而存在的差异的客观处理,即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需失衡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也就是说,缘于女性与男性在身体体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完全适应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并不普遍。另一方面,则是女性对于自我认知上的局限,所导致的就业面狭窄,调查还显示,47.3%的女大学生,就业首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稳定职业,缺乏应对挑战性职业的思想和意识;对工作地点的选择倾向于大城市、离家近等。调查认为,这表明女大学生的开拓意识、就业观念还有待加强和更新。

    这么说丝毫没有轻看女性意味,更不希望引起女性妄自菲薄。也绝没有把女性赶回家的意思。女性也好,男人也罢,都只能以社会平等的一员立身,都要接受社会的选择。同时,都要站在适合那种性别的位置上接受选择,站错队只会给自己徒添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