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在禅悟中悟出男女之间真实感情?

(2009-03-10 18:04:36)
标签:

情感

禅宗大典

少林

从禅道中领悟情感是一种大彻大悟。博者对禅学的兴趣并非源于修持,而是看了两个十分轻松但寓意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平实但很深奥。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出去化缘回来,经过一条小河,河水上涨且无桥。一个漂亮女孩想过去又怕水深,老和尚就背着女孩过了河。回到寺里,小和尚问,师父: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你怎么还去背人?老和尚说,我背女人在过完河后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现在还没有放下呢?这个故事也可以从男女感情的角度来理解,在处理感情问题上,该放手的时候就一定要放手,否则就是自寻烦恼。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女之间就是为情所困,最终而产生了人间悲剧。第二个故事,也是取自日常生活,故事的过程或者某些环节我们都有可能遇到过。香岩智闲禅师原是百丈门下最为伶俐的学人,他在百丈面前可以问一答十。在百丈圆寂以后,沩山灵禅师为了使他能透过祖师关捩子,便叫他说一句佛的奥义。香岩被这一问给难倒了,他多次请求沩山给他说破,但沩山说:“我如果说破,你听懂了你会怪我的。再说我就算说出来,也是我的,不是你的,你也听不懂,这个一定要靠自己去悟。” 香岩没办法,只得礼辞沩山游方。有一次,他在作芟除草木的农活时,正在挣扎于佛家的道,思乱如麻,快要走火入魔了。正在这时无意中将一块石头向远处一甩,那石头正好击在竹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不料这一击脆响正好叩启了香岩的悟道之门,使他豁地顿悟了。故事虽也是讲禅悟,但是,也让我们这样禅悟到:爱情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绝知此事要躬行。

    看到这里,我内心世界风生水起,顿生敞快。禅道真的朴实而高远。说它朴实,就在于它的一切皆取自自然;说它高远莫测,又是因为它洞穿了自然和人类的一切,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只是山”,这中间的起承转合,揭示了“自我”从“原我”中分裂、流浪,再实现从人类“自我”到更加自然平常的“原我”的回归。“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撒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鸣柏树间。” 经历了踏海、掴山的奇特玄妙,即可从奇特境界转身而出,撒手到家,不为人知,在鹊噪鸦鸣、庭前柏树子上感悟到平凡而真实的生命情调。

怎样在禅悟中悟出男女之间真实感情?

    人类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是精神的表达。禅道的终极目的是以引领人们回到自身的精神家园作为终极关怀。禅宗不愧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这样的精神在今天、在当下的禅宗圣地少林再一次得到传承和光大,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应该说是这种传承的有力探索。禅的奥妙就在于,禅本无形;禅的最大特点在于悟——自然界的一切,山、石、云、水、木等等,都是禅悟的起点。《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风景如画的嵩山为背景,运用精美的音

怎样在禅悟中悟出男女之间真实感情?

乐、舞蹈艺术和先进的声光手段阐释禅宗文化和少林武功,努力做到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相辉映。禅宗与少林,是音乐大典所着力表现的两大主题,以禅宗理念引领少林功夫,使它得到一种精神的提升。从个人修持的角度说,它直面生命本体,超越生死,觉悟人生。另外,音乐大典所包含的宽怀、慈悲、和平圆满的精神境界,超越了国家与种族的界线。它是中国禅宗文化在其发祥地向世界文化的一次召唤,是对佛与人、艺术与宗教、生命本源、人类精神归宿等终极问题的审美探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