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白领阶层,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具体的标准,但是,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他们不仅是职业上比较光鲜,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收入较高,如果把社会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比作一个金字塔的话,白领的收入应该就是在塔尖以下的那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社会高收入20%的那部分。正因为其职业比较光鲜,收入又比较高,才被称之为白领,才被人羡慕。白领的产生,是社会分工必然,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但是,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城市白领工资标准,本来只是一个参照性的指标,没有实质性的约束意义,不想却引来一片质疑声音。而质疑的焦点在于,给出的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以合肥为例:报告中给出的合肥市标准为六档:1680元。而根据合肥市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17328元,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已达1925元,远超过社科院所公布的1680元月工资标准。目前合肥市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为42.83万人。这意味着就平均水平而言,合肥市目前在岗职工都是白领阶层,这岂不是笑话?!
为何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与实际情况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何网民对这个标准基本持否定态度?看来有待于主办方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否则,质疑过后就是认识上的混乱,这样,不仅使社科院失去了公信力,而且还会进一步混淆视听,甚至于误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这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也更不是公布这个标准的初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