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尤其是男人没有几个不喝酒的。自酒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几千年来,在中国的文化里就有“无酒不成席”之谓。婚丧嫁娶都离不开酒,喜怒哀乐也挥洒在酒中。这中间,更有文人骚客推波助澜,酒便逐步与文化、文人联系在一起,酒又打上了深深地文化烙印。其中比较知名的便是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的那篇脍炙人口的《将进酒》中,更是肆意地道出了诗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有诗人失意的无奈,也有诗人性情豪放,还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浩叹!
但还是这个“酒”字,现代人更是把它演绎到极致。其功能已经不单是朋友聚会挥洒闲情逸致的载体,也成了人们恣肆的通行证。酒使懦弱变得坚强,使胆大者变得妄为,在日常生活中,因酒失态、因酒乱性、因酒犯事的例子俯拾皆是,说酒场如战场也毫不为过。博者虽不常混迹于酒场,但是也听到过劝酒文化,什么“宁愿胃里打个洞,不愿感情有裂缝”、“能喝四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置身于这样的酒场环境中,很多人都经不起劝说,更遑论那些本身就嗜酒如命的人了,因人们过量饮酒醉酒,其结果不是落得个慢性酒精中毒,就是命丧酒场,以至导致各种病变和造成各种灾祸死亡的人,每年就有数十万人甚至更多,其中酒后驾车肇事更是带来了连锁的灾祸。而据检察日报报道,酒后犯罪占各种犯罪的比重在10%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个罪犯中就有一个与就有关。由此可见,饮酒行为失控已经让酒及饮酒者脱离了喝酒的本来意义,饮酒已经演化为一种肆意行为方式。严重者不仅危害了饮者的生命健康,还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博者并不一概反对饮酒,但是对于肆意饮酒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的牺牲是反对的。写下此文,权作为对于一种健康、文明饮酒方式的呼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