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博者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凡是在网络上注册了网名(俗称穿了马甲)的网民,不论在论坛上还是在博客上发言都很注意,表现得很有素质和修养,相反,一些自由在网上转悠的网民,遇到一些不需要注册就能发言的地方,就污言秽语,非常放肆。在他们那里,网络就是个任由自己糟蹋的空间,不仅仅是能说的话说了,很多不能说的话也说了,其中不乏黄色下流语言,这不免让人大跌眼镜。
前不久,互联网管理层曾经就网络实名制问题征询过意见,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其实,博者也不天赞成实名制的,本来上网就是获取资讯的,轻松随意的好。就像是穿衣服,在休闲场合,你就未必一定要人家穿西装,反之,在该穿西装的场合,穿西装当然就显得得体。所以,只要不是就什么正式话题展开讨论,确实也就没有必要管得太死,太死了网络就没有活力了,况且,网络还是民主的推手。但是,这给网民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一个上网的“网德”问题。譬如旅游,面对美景,你可能顿生感慨,可以对着大自然的美景喊几嗓子,虽然有些噪音,甚至会招来侧目,但毕竟很快就烟消雾散了,你断不可留下诸如“老子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化垃圾”,那样的话,虽然你没有署名,别人也许也不知道就是你的所为,但是我想,你自己可能会惦记的。上网也是一样,你虽然没有马甲(有的马甲也不是真实情况的),话可以随便说了,但是当你说出去的一些不雅观的话,随着互联网四处扩散的时候,你也许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某种责任的,因为你的IP是基本不变的,真正做了太出格的行为,也还是能够追踪的,这个问题在现代的技术面前已经不是问题。话说回来,真正到了哪一步就不是一般的网德问题了。
互联网上反映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映照了国人的基本素质问题。我们中国人常常表现出来一种劣根性,那就是说话做事表示出两面性,即所谓的“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从人本的观点来看,人后的那一套更接近人的本质层面,也就是说,要考查一国国民的文明程度或曰素质,最好就是考查他人后的那一套,人前那一套有太多的虚伪。人后的那一套如果很好,基本就可以断定其素质高,反之亦然。这说明,在素质问题上同样存在“木桶效应”的,由是观之,互联网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人性弱点问题,给我们加强个体素质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话说到这个地步,本来就可以打住了,但是,博者还想多说明一点的是,本博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在此也绝无说教的意思,我只是把问题提出来,因为我坚信凡是能上网的人,都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而且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锁,我想要不了多久,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是问题了,古人都能慎独,我们怎么就不可以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