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洋务运动”与品牌自主

(2005-10-28 17:30:04)
分类: 经济生活

在去年上半年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有关自主品牌的话题,也许比车展本身还要热,不仅参观车展的人们关注这个问题,全国各类汽车媒体也连篇累牍在讨论这个问题。人们对于汽车自主品牌的关注,真切地反映了透过这个话题,折射出国人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希望与期待,同时,人们对于一批在外资品牌挤压下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更是报以钦佩与赞许。

不过,期待也好,赞许也好,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这些在真正做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不是国内一流企业,而是二线企业和新兴企业。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兄长们却在热衷于搞汽车“洋务运动”,在自主品牌上并没有下够功夫,做足文章。

仔细分析,造成这样的局面有它的历史根源。第一,这些国字号的兄长们由于占据各种要素优势,在国门初开时,便占据对外合作的天时地利条件,这样的条件是其他的小兄弟们难以望其项背的,先嫁的都是这些“靓女”。第二是它们无生存之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各种保护政策乏善可陈,这些大兄弟们各居一寓,市场被分割;每个企业活得更滋润,何必去趟自主品牌这个深水区呢。而其他小兄弟就不同了,它们必须在夹缝中找到一丝生存之地,必须避开大厂的锋芒,必须去做大兄弟们不愿意做、不想做的难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这些大企业不愿意去做自主品牌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则取决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行情”。尽管大企业在自主品牌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有一点你必须承认,我们的设计、开发能力方面与人家相比确实是差了一大截子,也就是说,要做自主品牌,没有热情不行,但是光有热情绝对不成。换句话说,你要去掉汽车品牌后面拖着的洋尾巴,你得在设计、开发甚至在工艺装备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你不能简单模仿人家,套牌子更不行。于是难度来了,搞得差,用户不认可,不仅要丢掉市场,企业可能要倒闭;要搞得好,那凭目前得水平,我们还无法在中高端产品上和人家对上话,用户也不认可,这样的话,市场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洋品牌所占领;而只搞低端产品,对于大企业来说,恐怕也是赔钱赚吆喝。因此从中国汽车工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考量,在WTO的环境下,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如果国内企业不去主动占领市场的先机,那么洋品牌就会去占领,因而大企业通过洋务运动,生产合资品牌在中高端产品市场上抵挡洋品牌的占领,腾出市场空间给二线企业搞自主品牌;二线企业通过利用国际汽车工业的先进成果,把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如此说来,在向我国这样的汽车工业不太发的的国度里,发展汽车工业,大企业热衷于合资合作,中小企业专注于搞自主品牌也是一种理性选择,而且笔者就此也就冒昧揣测:当前我国汽车工业的这种发展格局,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有它的合理成分,并且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

说到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对待自主品牌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平和的心态,并且要立足于多干少说。其一,要正视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上的差距,须知干自主品牌绝非是一件轻松的事,为短暂的沉默沮丧甚至指责、为暂时的成功得意忘形都不足取;其二,干自主品牌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国民情感的支撑。爱国并不必然排外,但只有热爱民族的品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才能有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其三,自主品牌不仅二流企业、民营企业要干,主流企业也要拿出相当的力量,立足长远地干,但在当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搞好合资品牌的生产经营,确保国内市场不被纯粹的国外产品占领,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四,干自主品牌一定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运用国际汽车工业的先进技术成果来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巨人同行。只有如此,我们再来讨论的就不是关于自主品牌问题的纸上谈兵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