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让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节选)

(2016-06-03 17:09:26)
标签:

杂谈

海衣苍朵十 整理

本书是著名心理学专家杨霞老师推荐给我的。当老师推荐给我本书的时候,北京刚刚发生了一个令人极其痛心的事件。一名初二的小男孩跳楼自杀了。他平时成绩优秀,那次是因为和调皮捣蛋的同学一起做了一次调皮捣蛋的事,结果一起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要求写检查,还罚站了一节课。那个一起做坏事很皮的孩子就没事,可能因为他经常淘气被老师批评。但是这个好孩子就受不了,导致了自杀的事件。此事,北京一度沸沸扬扬。当时我和杨霞老师讨论这件事,杨霞老师就说这个孩子可惜了,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只关注了学习能力,但是缺乏社会能力。什么叫社会能力呢?就是教会孩子能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这本书里说的ICPS。

ICPS:人际问题认知解决。美国家长也把icps解释为I can problem slove 就是我能把问题解决。

这本书里就是大量的提供不同场景,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自己的孩子抢了别人小孩的玩具。然后家长很生气了。有一类家长就会表示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占优势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处理吧”第二类家长则会“妈妈数到十,你把别人家的玩具换给别人!”这个叫做控制型的方法。第三种方法家长会说“别抢了,爸爸给你买一个”这叫贿赂型的方法。

书中认为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对。

我也认同。认同书中说的第四种方法,就是培养孩子。以玩游戏的方法对孩子提问:“WHY”“为什么?”引导孩子去思考。当孩子说出了他的想法不着急评价,顺着孩子的思路走。

这个方法要特别注意就是【提问】而不是【命令】

为什么不是命令呢?日本专家曾经拿着一组各种表情的图片去给孩子们看。后来惊人的发现,那些学校小霸王,爱欺负人的看不出哭气和愤怒。这些孩子会把很生气人的表情识别为很正常,认为对方的状态还不错。追根溯源,发现这些小霸王从小被家长忽略他们的感受,导致他们也忽略别人的感受。这个研究引申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尤其是对男孩子,当孩子受伤哭泣的时候,一味地教育“不要哭”“哭有什么用”于是孩子学会了忽略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因此,用命令去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不能真正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判断。

因此,想要培养孩子有优秀的解决问题,需要尊重孩子,不能去命令孩子,保护孩子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小tips:

1】多教孩子使用一些连词“和”“或者”所有“但是”“一些”之前“之后”其实“然而”但是“。当孩子学会了使用连词的时候,就让他扩展了思路,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对选择的空间很大。

2】多问孩子“为什么”让孩子解释原因。不急于评价孩子的行为和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