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访坊茨小镇(一)

(2010-10-22 17:30:39)
标签:

坊茨小镇

坊子

德日建筑群落

旅游

分类: 图文并茂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虽然现今居住的地方离坊子相去不远,但一直以来却很少涉足哪里,特别是老城区那边,去得更是少之又少。记得有一次去那里还是在一个晚上,当时部队上一个河南籍的战士不小心伤着了手指,我们于是连夜将他送到了解放军第89医院——因为这所部队医院的断指再生技术在当时就已十分成熟。这样一说,那当然是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因为现在的89医院早已经搬到了潍坊市区。

踏访坊茨小镇(一)                                                入口


    此次专程去坊子是冲着“坊茨小镇”的名气去的,也就算是一次近郊游吧。驾车沿北海路一路南行,先过坊子新区,再过旧胶济铁路,坊子老区便到了,而我们要寻访的“坊茨小镇”就在那里。车子一驶过旧胶济铁路的交叉路口,就可以看到前方350米处有一景点指示牌,顺着指示牌所指的方向向东拐进去就是三马路了。三马路不宽,沿着它一路东行,等再跨过一个小的铁道路口后,右侧的德国建筑便进入了视野——这里就是坊茨小镇了(本文所配图片全部为已修复建筑物的照片,在修复和待修复的建筑物另文配发)。坊茨小镇目前不卖门票,游客可以免费参观。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坊茨小镇,是对一片特定区域和建筑群的重新定义与命名。这片建筑,在潍坊市坊子老城区的火车站周围及铁路沿线一带。准确地说,是103栋百年德国原乡建筑和63处日式建筑。它们以一种内在的联系,分布在核心1.5平方公里,范围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犹如一座异国他乡的小镇。在保护开发时,坊子人取德语坊子的发音“Fangtze”给小镇定名为“坊茨小镇”,并致力于利用其独有的艺术气质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和其它产业。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新去处和拍摄婚纱照的新外景地。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游览期间,正巧有新人在小镇里面拍婚纱照,看得出,新郎潇洒,新娘漂亮,两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我站在远处,也赶紧按动快门儿,留下了他们潇洒美丽的身影。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的形成,源自历史上德国、日本先后对坊子的占领。1898年3月,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取得胶济铁路修筑权和沿线15公里范围的矿藏开采权。是年4月,德国人就在现在的坊子地区勘探出煤炭储量。当1902年夏天胶济铁路从青岛修到潍县时,原本一路西行的铁路在此向南拐了一个大弯,因为此地有煤。车站呢,则以坊子冠名。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对于“坊子”一名的由来,一说是当时火车站建站时因附近有一家小铺名为“坊子”,故名;另一说是因为从清朝乾隆年间这一带就开始出煤,当时的煤用土方丈量,一方一方的,时间一长就有了“坊子”一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以20里为一堡,30里为一方,从老潍县县衙往南30里一方处,取名坊子。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在小镇的最南端我拍到了这座水塔。水塔是上个世纪城区里常见的生活设施,在这种欧洲风情的小镇中突兀地立着这个高高的水塔,倒让人觉得有些中西合璧了。

    随着德国人开煤矿、修铁路、建车站,各地劳工和侨民在此聚集定居,该区域日渐兴隆。1914年,日本出兵青岛。1915年,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在侵占坊子的近半个世纪里,德日建设了各种工业和生活设施,形成了坊子“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暂时繁华。德日帝国主义设立的德军司令部、德军北大营、德国铁路机务段、德军医院、天主教堂、修女院、日本领事馆、日本宪兵队、德日矿务公司、德国邮政大楼、发电厂、电灯公司、日本国民学校、日本农场、军运兵站、物资仓库和转运站、德日豪华官邸、正金洋行、横田旅馆、鱼鲜大烟馆、风月妓院、红房子水牢等等,机构设置之完整,宛如一个“小国家”。史料称,德占坊子17年,开采煤炭约299万吨;日据坊子31年,开采煤炭约422万吨。可以说,坊茨小镇是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有力物证。

踏访坊茨小镇(一)餐厅内部长廊
踏访坊茨小镇(一)在这里喝杯咖啡肯定不错
踏访坊茨小镇(一)放映机
踏访坊茨小镇(一)留声机
踏访坊茨小镇(一)机车模型
踏访坊茨小镇(一)机车模型
踏访坊茨小镇(一)机车模型
踏访坊茨小镇(一)机车模型
踏访坊茨小镇(一)书有“胶澳电气”字样的残碑
踏访坊茨小镇(一)这应该是一块楼顶上使用的牛舌瓦残片,此瓦当年大部分是由青岛德商捷成洋行位于大窑沟的窑厂烧制的。

    坊子的德日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300余座,目前尚存166座。在历经“文革”和近年来城市化运动的风吹雨打之后,还有如此之多的老建筑被保留,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是某些客观因素让坊子德日式建筑成了破坏运动中的例外。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这些建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大型工业化生产车间,二是别墅式洋房,三是必要的办公场所,另外还有一些休闲娱乐设施。火车站等核心建筑自然是拆不得,因为会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系统至今还在使用。1984年胶济线复线改造,铁路取直,不再绕行坊子。坊子煤矿资源虽近枯竭,但还有一定产量,因此铁路保留了下来,但只承担一些货运任务。坊子站成了末端车站,级别由原来的二等站降为四等站。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不会有人考虑改扩建,周围一大批德日建筑因此得以保留。1995年,坊子区的政治重心北移,从老城区移到了凤凰山开发区,加之老城区属于煤矿采空区,不能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也客观上保存了这些古建筑。当然,也并不是每一座建筑物都保留了下来,现在所剩下的这些只相当于原来建筑物数量的一半多点。

踏访坊茨小镇(一)

 

踏访坊茨小镇(一)

    坊子德日式建筑群已被列为潍坊市“城市旅游”重点工程之一,正在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目的是力求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风貌,重生一个欧陆色彩的原生态小镇。

踏访坊茨小镇(一)    博主也走累了,先坐下歇会儿……

(以上博文中部分文字来自网上,照片除最后一张外均由水凝山巅拍摄)

2010.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