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金山方言探微

(2006-12-13 13:23:04)
金山方言中的习惯用语
哭丧乌拉:哭丧着脸。一挺去:讲话不转弯抹角。五斤哼六斤:气势汹汹,蛮不讲理。谢谢礼拜九:不屑交往。三代勿出舅家门:形容一脉相承。抬饭碗:不在桌前吃饭。筷头长一点:请客人随便吃,多吃点。吃扎挡:两头受气。横竖横:横下心来。横竖横、拆牛棚:横下一条心,孤注一掷。冰水冷落:不热情接待,气氛冷落。夹嘴夹舌:搬弄是非。瞎搞百页结:乱搞,纠缠不清。种秧勿会看上埭:依样画葫芦。捏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杀人勿怪怪磨刀:怪错了人。吃仔对门谢隔壁:谢错或怪错了人。满饭好吃、满话难听:讲话应留有余地。一方曲膳(蚯蚓)吃一方泥:当地的事,只有当地人解决。看人说话、见佛烧香:见风使舵,等等。


金山方言中的常用词汇
阿努:我。什努:你。昏也昏完了:昏头了。嘎啦:他们。厦图:形容劳累。跟胖状:学样。日头:太阳。天打:雷击。户荡:地方。搦盲:信口雌黄。往营往市:形容多。恶形恶状:形容怪。怪起:形容痒。副玛:指女孩子。劳曹:垃圾。物事:东西。众牲:牲畜。阿囡、囡囡:对孩子的爱称。翘松板、曲料:于是故意作梗的人。屋里厢:家里、房子里,也指自己的妻子。开点:开始下雨。做冷头:来寒流。柴草人:无能的人。冰片:冰雹。庭心:天井。小毛头:婴儿。下巴戏:出洋相。吃瘪:理亏,无言以对。实骨子:其实。版仔:形容精细考究。犯关:遇到困难,等等。


金山方言中的语法
动词后面接上“拉”,表示动作的延续、状态的存在或命令语气等。例:门开拉、灯关拉、坐拉吃饭、跟拉后头。
  动词后面接上“仔”,表示动作完成。例:吃仔饭再走、走仔两趟、买仔三斤肉。
再如形容词词尾主要有:煞、煞快、来、得来、头势、八腊、希希、板气等。前四个词尾表示形容词程度的加强;后四个词尾表示形容词程度的减弱。例:重煞、重煞快、热来、热得来、噱头势,花里八腊、淡杜希希、大(音杜)嘴板气。
还有以一个形容词基式为主,扩展成四个音节,表示程度的极大加强。例(括号内是形容词基式):骨轮子(圆)、笔笃子(直)、精光锃(亮).


金山方言中的谚语、歇后语
和尚撑伞——无法(发)无天
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
瞎子点灯——空好看
叫花子吃三鲜汤——要一样,没一样
驼子捆拉塘岸上——两头勿着实
瞎猫捉死耗子——碰巧
老孵鸡生疮——毛里病
额头上摆扁担——头挑(第一)
石头上掼乌龟——硬碰硬
三个指头撮田螺——稳拿
麦柴管吹火——小气
弄堂里扛木头——直来直去


                              原文摘自《金山古今谈》
                              人脑修改
                              06-11-14

 

尖头燕牢张伞------张堰
屁骨牢戴眼睛------后岗
公看见媳妇小便----张泽(松江)

 

金山方言之----歇后语 (zt)

省吃俭用,一世勿穷,只吃勿算,越弄越乱。

吃勿穷,着勿穷,勿会打算一世穷。

男勤有饭吃,女勤有衣穿。

越吃越馋,越疲越懒。

猪睏长肉,人睏败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后生福,勿算福;老来福,真是福。

亲眷好,吃一饱;邻舍好,无价宝。

勿要看大姑娘出嫁,要看老太婆收殓。

穷人勿攀高亲,落雨勿走高墩。

日里不做虚心事,夜半敲门不惊心。

坐得正,立得正,哪怕和尚尼姑合板凳。

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

初学三年、走尽天边;再学三年,寸步难移。

吃一次亏,学一次乖。

做天难做三九月,做人难做中年纪。

看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架嘴要歪。

合船漏,合牛瘦,合把铁鎝勿生锈。

有理无理,出在众人嘴里。

胆大过扬子江,胆小仍在老地方。

江南望见江北好,到了江北叫苦恼。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勿进。

叉袋口扎得紧,众人口封勿牢。

一百只甏好盖,一百只嘴难封。

三斤嫩姜,不如一斤老姜。

好记性,勿如烂笔头。

村里出个好嫂嫂,一村姑娘齐学好。

金山方言之----习惯用语(zt)

排屙坑:霸占位置

骯[]白眼:蔑视、卑视

杀千刀:骂人话

七打八:某事情快结束

吃轧档:两头受气

开口饭:一般指以说唱为生的人

一挺去:讲话不转弯抹角

横势横:横下心来

恨勿扎得:恨不得

冰水冷落:不热情接待,气氛冷落

辣头管脚:管得过份了

贼出关门:做事马后炮

老卵结格:摆老资格;不懂装懂、不谦虚

钻筋入骨:刺骨

出筋出骨:过份挑剔

三对六面:当面对质

鬼笃拉司:不大方,小气

千总难板:很少、偶尔

千拣万拣,盲子瞎眼:再三挑选,仍不中意

七歪八 :不整齐,不端正

热滋潽烫:食物刚出锅,还冒着热气

鲜活剥跳:生命力很旺盛,多指鱼虾类

小里败气:小气

缠转缠转:纠缠不清

夹嘴夹舌:搬弄是非

哭扁泪水:小里小气

哭出乌拉:哭丧着脸

挜麻求苦:苦苦哀求

搅(音高)吵搅吵:打搅了,客气话。

乌里白花:无理纠缠

有 呒气:精神不足

魂灵三世:主见、头脑

有数有码:清清楚楚

翻嘴夹舌头:搬弄是非

扯足顺风篷: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赤脚地皮光:吃光、用光

陈年宿古董:陈旧的观念和事物

瞎搞百页结:乱搞;纠缠不清

汗毛根根竖:毛骨悚然

五斤哼六斤: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谢谢礼拜九:不屑交往

张匠话李匠:彼此一样

筷头长一点:请客人随便吃、多吃点

饭吃过拉 :熟人见面时的问候话之一

冬瓜缠拉茄门里:张冠李戴,千差万错

赊一千勿如现八百:捞现成,讲实惠

三代勿出舅家门:形容一脉相承

铜钿眼里穿跟斗:凡事向钱看

老鼠勿留隔夜食:吃光用光

矮子肚里疙瘩多:人小有心计

种秧勿会看上埭:依样画葫芦

染坊里勿出白布:旧官场里无清白人

捏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杀人勿怪怪磨刀:错怪了人

捉鱼勿着掰茭白:顺手牵羊

吃仔对门谢隔壁:谢错或怪错了人

鳑皮鱼也留三寸肚肠:做事要留余地

老大多,打翻船:七人八主张,乱了套

横竖横,拆牛棚:横下一条心,孤注一掷

满饭好吃,满话难听:讲话应留有余地

天要落雨娘要嫁:无法挽回

一方曲蟮(蚯蚓)吃一方泥:当地的事,只有当地人解决

看人说话,见佛烧香:见风使舵

头颈绝细,只想触际:老是想吃别人的

有福勿会享,坐仔等天亮:不会享受

想来滴溜圆,剩个井栏圈:空想

白虱大肚皮,蛮争自有理:强词夺理

青天笠帽大,皇帝自家做:自说自话,自高自大

癞痢乖做乖,替麻子拎草鞋:你精明,他比你更精明

盐船上吃咸,豆腐船上拔淡:这里吃了亏,到那里去出气

看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架嘴要歪:轻易指责别人,自己未必能做好

只有稻柴捆硬柴,没有硬柴捆稻柴:有事商量,不能硬做

漕泾方言

方   言   漕泾历代属松江。方言除部分外籍迁来定居的人口以外,本镇语言基本属松江口音,与朱行镇、山阳镇东北部的曙光、工农等村相同,而与本区西北诸乡镇稍有差异。人谓之“南角里”口音,方言有不同之处。   漕泾沿海一带,自清代以来,岱山籍人陆续迁来濒海定居,业以晒盐、海洋捕捞为主,现为本镇的海涯、海渔等村,有一千余人口,他们的语音、方言仍保持岱山籍的风情特色。   解放以来,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活跃,上海话不断渗透等多种因素,对减弱地方土音,统一语言的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上海话、普通话由学校、广播、电视、戏曲等媒介的传播,本镇语音形成新老两派。凡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土音较重,四十岁以下的人土音较轻。漕泾的语音在变化,越来越趋于新派的上海话方言。   方言选录: 昨日——昨天   毛朝——明天   后日——后天   隔出昨日——前天 上半日——上午 日昼心——中午   下半日——下午 一带时——很长时间 着末脚——最后   囝子——儿子   后生家——青年   大里大——曾祖父   大大——祖父 夫夫——姑夫   姆姆——姑母(父之姐)阿娘——姑母(父之妹)杜老——哥哥伯姆淘里——妯娌之间横刀——镰刀薄刀——菜刀甘子——锯子轧头——理发布衫——单衣被线——棉花胎油衣——雨衣家水——家财伶清——聪明、伶俐罪过——感谢白相——玩耍青头——不正派的男人壳数——以为、认为加劳——所以勿撞——不干该搭——这里孵日旺——晒太阳挨夜快——傍晚夜来头——夜里寒场里——冬天吾——我伊、实伊——他、她那、实那——你们小长——后辈囡——女儿户堂——地方四遭——四周着力——厉害拖身体——怀孕做娑姆——分娩克煞种——气量小出老棚——露真相死胡调——乱开玩笑外插花——意外事弄公调——办事敷衍大花头——善于出谋划策勿收籽——不像样勿使实——不情愿做人家——勤俭持家做手脚——舞弊一塌刮子——全部别(白)相客——不务正业的人吃白食——白吃人家三脚猫——有点小本领塌皮——流氓、无赖惯世——习惯搭讪头——争吵老实头——朴实厚道触霉头——倒霉不罢——不止   歇后语选录:鳗鲤合蟹洞——各贪一头蟛蜞上洞——自叹自落蟛蜞脚裹馄饨——里戳出三只指头撮个田螺——稳拿乌龟不咬人——吃相难看蜻蜓吃尾巴——白吃自牛吃稻柴鸭吃谷——各自福脚馒头上打瞌晚——自靠自柴草人救火——自身难保酱甏里落苏(茄子)——拣软的挣罗卜敲金锣——越敲越短麻子榻粉——蚀煞老本闫罗王阿爹——老鬼门角里撤(出)污——图天不亮脚炉盖当镜子——看穿顶仔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床底下放鹞子——大高而不妙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和尚呒头发——落得好推头缺嘴吃鼻涕——落档豆芽菜碰着屋檐——老嫩去金山卫上松江——大兜转弯额角头上摆扁担——头挑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木人头摇船——不推板哑子吃黄连——有苦无话处猢狲屁股——坐不定大象屁股——推不动橄榄屁股——坐不牢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兔子尾巴——长不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叫化子出灯——穷欢喜和尚做亲——无日脚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生产谚语选录:只有懒人无懒地。田不勤种,五谷不生。起早不忙,种早不荒。庄稼不识爷和娘,功夫到家自会强。苗怕杂草人怕病,锄头角上出黄金。夏至不种秧,冬至不望娘。娘好囡好,苗好稻好。十成收粮,九成看秧。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送命。(根指稻苗根)人黄有病,苗黄缺粪,小暑发棵,大暑发粗。稻怕秋来早,人怕老来穷。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尺麦怕寸水,三麦丰收一条沟。冬天浇麦泥,胜过盖上被。头时花,二时豆,三时种赤豆。田靠肥养,苗靠粪壮。增产措施千万条,兴修水利第一条。水路不修,有田也丢。春雨贵如油,滴滴不白流。   气象谚语选录:早看青山,晚看日落。日头出得早,天气难得好。日返红,雨落没蟹洞。中午太阳一现,往后三日不见。日落西山满天红,不是雨便是风。东方太阳白,就要有风发。爬墙出日头,要发西北风。日没胭脂红,无雨必有风。月打洞,落雨像闸水冲(月亮周围有圈云)。月亮长毛,大水冲成潮(月亮周围有高层云)。三日风,四日雨。东风险,西风晴,南风热,北风冷。南风吹得紧,落雨快得很。西风收雨脚,泥土晒不白。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脚。霜后南风连夜雨,雪上加霜连夜雨。大年初一老白霜,一个稻萝(一捆稻)二个人扛。年初三,一朝霜,卖花要用船来装。星星稠,雨点流。亮星照烂地,落煞不稀奇。东虹日头西虹雨。虹见东,等雨一场空。虹见西,早晚披蓑衣。虹高日头低,大水流满田。虹低日头高,大河无水挑。晚上看云鱼鳞片,无风必有雨。逆风行云,有大雨。黑头风,白头雨。早雾阴,晚雾睛。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风不正,天生病。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天。夏至难逢端午日。四月十六云盖天,木勺挽水种杂田。七月风潮,胜如尖刀。白露看花,秋后看稻。雷打秋,呒稻收。立冬不出洞,到老一根葱(蚕豆)。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害。十月呒三十,晚麦不肯出。海潮响,天要转(转:落雨)。烟不上天,天要变。鸡啁风,鸭啁雨。猫吃草,要落雨。曲蟮唱山歌,有雨落不大。雨中知了叫,预告晴天到。

金山方言之----谚语 (zt)

一、农谚

1.水稻

秧好半年稻。好秧出好苗,好苗出好稻。

黄秧搁一搁,到老发不足。

十八日耥廿日耘,四十五日下垩壅(单季稻)。

小暑一只鼎,陈年宿债还干净(单季稻)。

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送命。

秋前拔稗,胜过放债。

多打一架水,多生一层皮。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寒露斫早稻,霜降一齐倒。

人老一年,稻老一夜,麦老过顶桥。

2.棉花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最适时。

早发棉花慢发稻。

花靠锄头稻靠耥。

棉花靠鎝,水稻靠挖(耘),三麦靠压(培土)。

只有白打车,没有白鎝花。

若要花,莳里扒。

七月稳,八月狠(施肥)。

3.麦类

麦浇芽,菜浇柴。

尺麦怕寸水,寸麦不怕尺水。

一寸不通,万丈无用。

冬发长产量,春发长看相。

冬天浇河泥,赛过盖条被。

4.油菜、蚕豆

若要菜秧大,勿等寒露过。

种菜要在小雪前,合理密植施基肥。

立冬不进洞,到老一根葱。

小雪勿见叶,立夏勿生结(荚)。

5.其他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早起三朝抵一工。

只有懒人无懒地。

养是三年蚀本猪,田里壮了勿得知。

养猪勿赚钱,回头望望田。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三分种,七分管。

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

二、气象谚

种田人勿识天,哪能好种田?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春雪勿烊,饿断狗肠。

一日春霜三日雨,三日春霜九日晴。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未蛰(惊蛰)先蛰(打雷),人吃狗食。

过了二月八,铁棒打勿煞。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三月三落到四月四,四月四落到吃粽子。

三月廿八风响,蓑衣箬帽一抢。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要明,谷雨要雨。

春天无烂路,走一步干一步。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

当五(端午)勿落当六落,当七当八没稻梢。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五月廿九大攀梢(大雨),一脚干到收斫稻。

夏至西南(风)没小桥(雨);小桥汰脚,河底崩坼。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低田命里穷。

夏至东南百草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六月勿热,五谷勿结。

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小暑一声雷,翻转做黄梅。

小暑东南风,三车(牛车、风车、脚车)都勿动。

三莳三送,低田白种。

六月初三排一阵(雨),上昼耘稻下昼睏。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六月十九观音暴,必有风雨到。

七月初一雷声响,棉花无朵只有梗。

七月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未秋先秋,踏断“眠牛”(水车)(旱)。

八月初一难得雨,九月初一难得晴。

八月十五云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灯。

八月露水毒如砒,出门要带马夹衣。

白露难得十日晴。

九月南风两日半,十月南风连夜雨。

一场秋风一场雨,十场秋雨着棉衣。

重阳日尺刮拉(晴),慢稻柴烧勿着;重阳日阴晴,晚稻柴干净。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晴。

九月十三晴,稻堆不结顶。

秋八九月乱穿衣,夏布裤子皮领衣(背心)。

冬前不结冰,冬后冷煞人。

腊雪饭粮,春雪遭殃。

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阴。

小雪雪满天,来年定丰收。

冬雪如浇,春雪如刀;大雪三白(雪、霜、雾),有益菜麦。

冬至上云天上病,阴阴湿湿到天明。

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冬至后头七朝霜,一个稻两人扛。

冬至西南百日晴。

千朝霜,万朝霜,不如年初三一朝霜。

雪上加霜连夜雨。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日头出得早,天气难得好。

日落乌云动,不是雨便是风。

卯前雷响,卯后落(雨)。

黄昏上云半夜消,半夜上云雨来浇。

早西夜东风,一爿好天公。

东北风,雨太公。

日转西风连夜雨,夜转西风一条被。

西南转北,搓绳扳屋。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愁愁。

霜吊东南连夜雨。

三朝雾露发西风。

雾露勿散就是雨。

吼(虹)高日头低,明朝晒蓑衣。

对日吼,不到昼。

早吼日头夜吼雨。

东霍霍,西霍霍,田角落里干剥剥。

蝼蛄叫,曲蟮(蚯蚓)啼,明朝晒煞白癞痢。

雨天知了叫,晴天马上到。

鸡缩脚,天晴冷;鸡晒脚,天变坏。

天上鲤鱼斑,明朝晒谷勿用翻。

早看西南,夜看东北。

早上见红云,带了雨伞行;晚上见红云,出门定定心。

云无根,雨无踪。

黑头风,白头雨。

日枷风,夜枷雨。

月亮生毛,大雨滔滔。

亮星照烂地,落煞勿希奇。

久雨见星光,来日雨更狂。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海潮声大天变坏。

金山青,落雨腥;金山白,晒大麦(山阳乡)。

三、生活俗谚

省吃俭用,一世勿穷,只吃勿算,越弄越乱。

吃勿穷,着勿穷,勿会打算一世穷。

男勤有饭吃,女勤有衣穿。

越吃越馋,越疲越懒。

猪睏长肉,人睏败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后生福,勿算福;老来福,真是福。

亲眷好,吃一饱;邻舍好,无价宝。

勿要看大姑娘出嫁,要看老太婆收殓。

穷人勿攀高亲,落雨勿走高墩。

日里不做虚心事,夜半敲门不惊心。

坐得正,立得正,哪怕和尚尼姑合板凳。

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

初学三年、走尽天边;再学三年,寸步难移。

吃一次亏,学一次乖。

做天难做三九月,做人难做中年纪。

看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架嘴要歪。

合船漏,合牛瘦,合把铁鎝勿生锈。

有理无理,出在众人嘴里。

胆大过扬子江,胆小仍在老地方。

江南望见江北好,到了江北叫苦恼。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篱笆扎得紧,野狗钻勿进。

叉袋口扎得紧,众人口封勿牢。

一百只甏好盖,一百只嘴难封。

三斤嫩姜,不如一斤老姜。

好记性,勿如烂笔头。

村里出个好嫂嫂,一村姑娘齐学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