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练行:我为水墨而生
文/喻奇驹
http://s15/mw690/0018AciQgy6W2Kfxzz0ae&690
“色墨兼一,其实不易。不单单是个好色之徒,也要是个墨者!墨,墨分五色,我认为不止五色,千变万化呢!”
——方练行谈艺录
方练行,1974年生于湖南平江,多艺博学,擅长山水画、书法和金石篆刻,有才气,重品行。湖南、北京、深圳三地美术家协会会员。当我写下“**会员”的文字时,脑海中浮现出他那大不以为然的神态。因为采访时,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艺坛不讲官场气,虚名有啥用,拿画说活,便是一切”。步入不惑之年,仍保有犀利的锐气,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他怀真抱素,却又豪气干云。他埋头作画、悟道,从不削尖脑袋钻营讨喝彩,特立独行,不事张扬,但其作品被画坛看好,国内外个人和机构争相收藏,被圈内称为“南派很有潜力的山水画家”。
http://s3/mw690/0018AciQgy6W2Kzl5Cyb2&690
方练行自小在“水墨潇湘”的神韵中成长,那条“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从他家门前潺潺流过,日夜滋养着他的心智。屈原、杜甫、黄庭坚,无数文化先贤和大家安卧于此,他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在的村子,在宋朝时曾有过一座阳坪书院,村前的那棵“沈郎”古樟树,据说还是大儒吴伯英为恩师朱熹所植,见证着悠悠岁月,王朝兴替。
了解了这一切,古樟、青砖黛瓦的书院建筑,时常穿越时空,进入他的梦境,成为他涂鸦的对象。兴许是荣沾了书院的灵气,他特聪慧,小时候特爱看连环画,他一边看一边照着画,这种乱摹乱绘,对他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绘画爱好,曾被父亲视为不务正业,夺画笔、训斥,可怎么也阻止不了他对绘画的痴迷。十七岁那年,父亲妥协了,经亲戚介绍,他进了古镇一家竹扇厂,当上了一名美工。
http://s10/mw690/0018AciQgy6W2KGLRZTb9&690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每画一把扇,二角钱。他加班加点,一天要画一百把。工笔、重彩、水墨,依样画葫芦,行、草、隶、篆,诸体俱练。高强度的磨练,手练稳了,基本功练扎实了,艺术修为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由画普通扇,逐渐被选为专画外销扇。出口西德、日本的苏绢大扇上,时常钤印着他的名字。曾师从李长庚(怀甫美术馆馆长)、李亚辉(省美协教授),他师承学艺而求变,因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前两年,吴厂长遇到他,大发感慨:“你有今天的成就,可搭帮了厂里,不说别的,供你练画的纸,少说也有两个汽车”。他聪慧明敏,勤学苦练,小小年纪,时常获奖。“望亭杯”二等奖,奖金只有十元钱,同事吵着吃夜宵,结帐时少了十元钱,还是好友继红江湖救急,帮他解的围……聊起厂里的往事,方练行一脸的温情和幸福。
梦想有多大,天地有多宽。二十岁时,他毅然离厂,勇闯海南。几百元盘缠用尽了,还未找到事,他想,天生我才必有用,干老本行去!他独闯画廊,与老板郑光中教授攀谈之下,还都是长沙画家郭之声的朋友。第二天,他带去二幅作品,郑老板一看,非常爽快地要了下来,并当场聘他专为画廊画画。在海口、三亚的三年时间里,为玻璃工艺店画白描,搞工艺美术设计,成为他的谋生手段,但他心里面却始终放不下水墨画的梦想。
由于认识了做导游的前妻,俩人一同来到深圳发展。她在福田售楼,他在布吉关外的大芬画家村画画。忙着生计,两年聚少离多,不料竟成陌路,落了个劳燕分飞的结局。自此开始,“潇湘方练行”单身快马,全身心地投入艺海,凭着实力,融入画家圈子,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名气愈来愈大。二十四岁那年,加入深圳美协。
http://s15/mw690/0018AciQgy6W2KMnBGmde&690
世纪交替,走遍千山万水的他,从南而北,一路画来,向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强势进发。近些年,首都画坛蓦然发现,一位南派水墨画高手,带着一股清新飘逸的气息,款款而来。今年秋初,方练行水墨画画展,在北京通州画家村隆重开展,观者如云。很快,他被北京美协吸纳为会员。
水墨丹青草木知,经秋酌墨笑山痴。
调颜兑色描难得,添绿加蓝画不精。
流云野水能入笔,飞瀑流泉可融诗。
小桥似梦青烟黑,景就三更夜暮时。
自诩为“墨者”的他,一生痴迷的就是这水墨世界。他说,这个世界,没有荒诞的逐利钓誉,没有炎凉的世态袭扰。这个世界,可以在尺幅天地,敞开心扉,任情挥洒,把自己对文人精神的向往,对宇宙万物的感悟,表现出来。他说,忘我地畅游在五色浓淡明晦的变幻之中,岂不快哉!
谈起色彩,他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红色过于浓烈,略显庸俗;紫色虽嫣然如初,却华贵无比,难于驾驭。绿色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比的亲和力,倒也不辜负生命颜色的称谓。小可甚是喜欢黑白二色,我的人生就是一幅水墨画”。
黑白二色,亦是抽象和原生形态,体现着事物的本源,触及人的灵魂。方练行用纯净的黑、白、灰来诠释大千世界,含蓄、单纯、朴实,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包含着隽永的内在美感。他非常熟练地驾驭着这种绘画语言,“写情”、“写意”、“写实”,随心类物,匠心独运,游刃有余。
北京的同行称赞他的山水画:‘“北方山水画,云淡风清,而你的云海山水,尽得南宗水墨的神韵,动静相宜,虚幻缥缈,大气传神。”
如果把他这种精细把控水墨绘画语言,看作是纯技巧的话,那他用“技法之本”所体现的“云林之心”,则坦露出他丰富的精神境界。细细地品味方练行的画作,一股浓烈的浪漫、唯美气息,弥漫于作品之上,呼之欲出。他把对故园家山的依恋和热爱,溶注在《山光水色》系列中,描绘出或远岭高泉、或秋风晚籁、或茗香菊灿、或野塘真趣的绝美之境。他的《紫玉飘香》系列,将华贵无比的紫色用到极致,令人望之垂涎欲滴。可贵的是,藤架下,风起处,黄雀穿行在摇曳的紫葡萄中,动与静,神与思,和谐交融。流动着的动感,勃发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其笔墨的精细与情趣,跃然纸上,令人叫绝。他的《墨荷》系列,酣畅淋漓地把独立水中的荷花,默然站成风景的洁然、空灵,和莲心不染的清高、孤傲,打上文人风骨的烙印。近期,他画风略变,在墨荷处,增添暖色调的游鲤和草木,设色厚重而不碍墨色,层次井然,既有所突破,又增添了张力和温度。他说:“夏荷,生命虽短,可它所代表的正直、光明、善良和真诚,不增加暖色张扬张扬,哪行!”
http://s4/mw690/0018AciQgy6W2KSXa3p43&690
方练行的作品的另一亮点,是原创题画诗赋。这种“引诗入画”,将他对文学诗赋的眷顾,对唯美生命的体验,对宇宙万物的感悟,对文人情怀的追求,艺术地呈现在宣纸之上。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些题画诗、楹联,体现了他深厚的个人学养与品味,以及他率真中显古意,雄浑中寓儒雅的个性特征。
志于道,缘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方练行不蹈常袭故,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学习和创新。去年,他特意拜师刘光达老师,吸取写意虎画法精髓,深得刘老师的赏识。他推崇“眼高手低”,认为只有心胸宽了,眼界新了,动起手来,才不宥于局限而原地踏步,才能丰富和提升书画的境界和表现力。他更崇尚静心修慧,遍采众家之长,对艺术高度保持着不懈的追求。他说,要做个明心见性,淡然自持的人,放下执念,别开生面,拿出更好的丹青佳作,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来丰富自己的“水墨人生”。在此,我祝愿方练行用山的胸怀,水的柔情,墨的灵性,实现精神与艺术的双重突破,真正创出自己的个性风格;祝愿他艺术之树常青。
http://s12/mw690/0018AciQgy6W2KZg3Tt8b&690
http://s15/mw690/0018AciQgy6W2L0rVnM6e&690
http://s15/mw690/0018AciQgy6W2L1FeKWfe&690
http://s16/mw690/0018AciQgy6W2L3SzpBdf&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