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课堂中该如何“教”? ——评《〈平行与垂直〉课堂实录片段》

(2012-11-27 15:13: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学导学案

数学课堂中该如何“教”?

             

              ——评《〈平行与垂直〉课堂实录片段》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不少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迷失在教师的主导作用里,急于将课堂交给学生,却无措于新的课堂角色演绎。我们认为,有效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更要做好主导(甚至可理解为主宰)。只有教师恰当的“导”,才能有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才可能落实“教学生学”的理念。此处我们以《〈平行与垂直〉课堂实录片段》为例,侧重从作为主导的教师的教的角度切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教学思路与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没接触过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他们仍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本堂课中,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切入,用谈话的方式将学生自然引入问题情境之中。这种做法易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情境中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探索研究过程。良好的情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成为带有一定挑战性的有趣的活动,没有被动的心理负担,没有明显的任务压力,宽松的心理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

本堂中,教师采用让学生“摆一摆,再画下来”、“思考、小组讨论分类”、“选取一类继续研究下去”、“找平行与垂直”等活动,充分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的认知是从自己的“做”中获得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应照搬照套、机械模仿别人的教学方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要求、培养目标等选择组织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所要做的,最主要的就是适时的启发引导,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帮助并促进学生完成学习活动。

三、确定学习目标导向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数学知识这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借助数学活动让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的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师是一堂课的、学生的学习向导。开展任何数学活动,都要有个清晰的目标导向意图。本堂课中,教师设计的谈话导入,意在了解一些数学作为文化的发展历史,构建数学产生发展的大观念。故事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善于发现、勤于钻研的榜样,意图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二,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驱动学生摆、画、分类、系统化,这就是一个研究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将研究方法潜移默化,逐渐成为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以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请把这些纸收拾起来,……我们连一张纸也不要浪费。”充分体现了执教者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的培养意识。

四、实施评价监控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重在激励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不仅是一个形成性的结果,还是一个监控驾驭课堂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故事一,“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不仅是一个数学问题情境,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德育契机。

该教师很善用评价策略驾驭课堂发展。如对学生表示钦佩、夸奖学生的回答有意思、真不简单等,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进行深入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得到了激发。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无声地渗透在其中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