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2014-12-25 08:50:35)
标签:

房产

摄影

图片

文化

旅游

黑山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的中国人,第一感觉大多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的黑山老妖,不过那个造型确实有点太简陋,以我看黑山的角度,这里的文化艺术气息还是很浓厚的,就算设计个恶魔形象也应该比较豪华,至少会很COOL,

 

一早起来是阴雨绵绵,虽然不大,但阳光是看不到了,沿着海岸开往kotor,今天我要去的地方,无光的海水不再蔚蓝,有点阴沉沉的,像是淡淡的墨汁,果然要遇到黑山老妖了么?经过克罗地亚的出境和黑山的入境管理,没有遇到任何麻烦,盖章放行,黑山的边检很和善,听说我们是中国人,非常好奇,提问不断,到后来我都有点抓狂了,难道这里从来没有中国人经过么?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黑山盖的那个章我把护照翻好几遍都没找到,不知他给我扣到哪里去了,这点一度让我很郁闷,白和他废了那么多话,留个纪念都这么难,果然妖异啊。

 

都说黑山比较穷,但人家毕竟也是花欧元的,消费没觉得比别处低,但这里也确实不是欧元区,也就是说,黑山没有本国的货币,借用欧盟的货币在流通,这样的情形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不清楚这样的经济模式有什么不良后果,通胀岂不是都由别人说了算?我觉得还是挺危险的,有点扯远了,反正对我确实没什么影响。来之前看过一些攻略,都说黑山路烂,极不好走,我还担心了好久,一度打算租个越野车走走,真到了这里有种被人欺骗的感觉,走在这里的路上,除了补丁有点多,非常平坦,路上车也不多,开到140以上轻而易举,如果这样的路都算是烂路,那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路能叫作好路了,也不能说除了高速路其他路都烂吧?

 

选择住在kotor,因为这里是一个中间地带,和我计划去的塔拉河谷大桥,以及波黑的萨拉热窝距离都差不多,这样每天不用开车开得太累,均在四小时之内。另外,kotor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的地方,值得一看。它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古城里还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上延伸长达4.5 公里的古城墙,说起这道墙,爬过了才会知道,虽然算不上很长,但层层叠叠,且修建的十分险峻,登上去也要花费一番气力的,我觉得应该算是欧洲的great wall了。

http://s7/mw690/0018zU5Vzy6OBNwoB5c36&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9/mw690/0018zU5Vzy6OBNwzgved8&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住在古城里面的感觉依然很怀旧,石头建筑的房屋,木板钉就的窗户,异常高大的空间,准时飘来悠扬的钟声,还有邻家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依然保留着中世纪的味道,然而随意走动,看看古城里面的小商铺,小酒馆,亦可以享受一下现代社会的生活,累了,坐下喝上一扎啤酒,听听音乐,饿了,要份点心,再看场足球比赛,都很随意。。。。。。

http://s12/mw690/0018zU5Vzy6OC22xKCn5b&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Kotor附近,散布着很多著名古城堡,布德瓦可能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吧,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而闻名于世。布德瓦因其2500年的悠久历史而成为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定居点。布德瓦在当地被称为黑山的科威特,因为相比于城市较少的人口,这里居住着数量众多的百万富翁。

http://s9/mw690/0018zU5Vzy6OBNUgHwYc8&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16/mw690/0018zU5Vzy6OBNVhfxJ8f&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一份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许多布德瓦市民将自己的房产卖给了外国人,这些买家绝大多数来自俄罗斯、奥地利和意大利,陡峭的山坡旁贫瘠未开发的土地价格都达到了每平方米数百欧元,曾经贫穷的渔村,如今已经成为欧洲百万富翁密度最高的城市。

http://s8/mw690/0018zU5Vzy6OBO2B4Td67&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5/mw690/0018zU5Vzy6OBO2JjTK84&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4/mw690/0018zU5Vzy6OBO2Swin63&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8/mw690/0018zU5Vzy6OBO39vq7b7&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来到黑山共和国,其中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当年南斯拉夫经典影片《桥》的故事发生地——塔拉河谷大桥,此桥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建成,曾是欧洲最高的混凝土拱桥。二战期间被炸毁,片中那首主题曲的旋律,相信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很熟悉。为了童年的一个梦,我驱车走向了这个传说。

 

Google maps 显示塔拉河谷大桥距离Kotor大约4小时左右的车程,应该说这个数字是异常精确的,虽然实际的公里数,路况均可以让我在3小时内抵达,但不要忘了,这里还有测速警察。都说东欧的警察素质低,懒散,喜欢收受贿赂,有时常敲诈外国人的传统,但这也许已经是过去时了。去往峡谷的当天,是周六,去时的路上在黑湖和塔拉河大桥间,遇到了两个警察在架设测速器,所以在我回来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踪迹全无,适逢天降大雨,我想也许都回家避雨去了吧,没想到过不多久,就在一个上坡后的路上被拦下,还是那两个人,只不过换了个地方。实话说,隐藏的很好,确实看不到,但我也确实超速了,认罚。依照网上的传言,本想贿赂一下警察简单了事,没想到现在这招已经不再管用了。严格按照手续执行,罚款40欧,因为是外国人,优惠13欧,暂扣了我所有的车用文件,去邮局缴费。开罚单时出了点问题,警察同志们完全不认识我的驾照上的中文,一头雾水,英文他们貌似也不会,幸好有个一同被抓的波黑朋友,帮忙翻译,最后又带我去了趟邮局缴费,好人真是无处不在啊,特别感谢下这位年轻的国际友人。之后的过程就简单多了,一路都很留意,总算找出了规律,但凡对面过来的车开得飞快,那必然没有警察潜伏,如果没有什么状况都开得慢悠悠的,不会多久,肯定能看到躲藏的警察叔叔。事后我回想这天发生的事,感觉无论如何我也躲不开这次处罚,就算没在这里,其他地方我也一定会遇上,所以,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不必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再想想最后遇到的一个警察,连着用测速器拍了我好几次,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没错,那时候我的车速就是30KM/H,我就是故意慢慢开的,逗你丫玩呢,有经验了就这么任性。

 http://s11/mw690/0018zU5Vzy6OEuuHdV0ca&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塔拉河谷大桥位于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内,这是一片广袤的森林,车在道路中盘旋行进,周围被茂密的丛林包裹,上上下下,起起伏伏,周围景致极美,路过一个叫做黑湖的地方,本来不在计划中,因为路遇朋友海洋,在他的推荐下,我临时起意去看看,没想到,一下子撞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黑湖的美,在于它的原始,除了一条公路之外,再无其他设施。路旁的松树上结满了松挂,毛茸茸的一大堆,垂落下来,像是一片片破纸,据说这种菌类只有在含氧量丰富的地方才能生长,又是滇金丝猴最爱的食物,可惜这里没猴子,真是浪费了。或许因为交通不便,或者是因为这个季节,我到达的时候,除了门口售票的小屋里一个姑娘在发呆,周围杳无人烟,买票进入,走了很久,才见到那汪碧绿的湖水,其实水的颜色并不黑,不知道黑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http://s2/mw690/0018zU5Vzy6OEw69ZLPa1&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11/mw690/0018zU5Vzy6OEw64Vzcaa&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这里,遇到了几个斯拉夫人站在水里面在钓鱼,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这般美景确实值得动动胶片了。因为人实在太少,若想在不知不觉中拍下他们而不被发觉,我想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既然如此,不如说明白了,被人发觉不打招呼就拍摄,那应该是件很不礼貌的事,问题在于德语和克罗地亚语我是完全不会,得另外想个办法。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手机中正好有几首下载的前南斯拉夫歌曲,不妨试试。随着音乐的想起,我们的距离果然瞬间拉近,结果么,他们非常乐意作我这个中国人的模特了。另有一对后来的青年男女,亦是如此,也让我为他们拍摄了一组照片,留下了EMAIL地址互相联系。遗憾的是时间对我来说有点紧,不然的话,这个气候,这个风景,围坐湖边,听听音乐,烤烤鱼吃,应该是一种极好的享受了。

 

http://s5/mw690/0018zU5Vzy6OEwdt4uE64&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11/mw690/0018zU5Vzy6OEweaXGyca&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塔拉河谷大桥,在战火过去多年后,依然耸立在这个深壑的峡谷上,一切都很平静,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只有纪念碑前的鲜花依然娇艳,冷冷清清中,让我们遐想当年那热血沸腾年代。

http://s12/mw690/0018zU5Vzy6OEth0Lbleb&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9/mw690/0018zU5Vzy6OEthlXpSf8&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http://s12/mw690/0018zU5Vzy6OEthe0dB4b&690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TITLE="东欧记行(六)—— 传说中的黑山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ntenegro)" />

 

风从桥上过,依稀听到那首熟悉的旋律,不是耳鸣,不是幻听,而是真实的声音。是谁在和我一起缅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