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寻流落在黄河边上的梦

(2008-01-04 13:31:49)
标签:

窑洞

浮冰

民居

石质

李家山

黄河

  当怀旧逐渐成为现今社会的一种风尚,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蔓延开来时,我慢慢发现,很多往事,如同一杯香醇的葡萄酒,只有慢慢地回味,细品,才能真正去理解生存与生活之间的种种差异。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对于自己的前辈兄长(生于五十年代),从来都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敬畏,或许是因为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对于我来说,存在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变数,难以捉摸,而伴随他们的记忆去寻觅往昔的时光,找回那曾经梦开始的地方,对于我的诱惑也是越来越强。。。。。。

 

  一位插队于山西的老大哥,曾详细向我描述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奔流而下的滔滔黄河,以及淳朴善良的当地人民,谈及曾经耗尽了他青春的那方水土,我能感觉到,尽管留下的记忆不全是美好,但对于埋藏梦想的黄土地,他仍然有着深深地眷恋。

 

  连续48公里的山路颠簸,当我顶着一片漆黑来到这里的时候,饥寒交迫,非常的疲惫,街面的石板在车灯的照射下泛着淡青色的光芒,长长的街道上没有人和灯火,发动机停转之后,古镇一片寂静,让我有种已经荒废了的错觉。突然身侧清晰地传来一种声音,均匀地,有节奏地敲击着耳鼓,手电往发声处一照,黑暗中闪闪银光,不是别的,那是黄河裹带着大块大块的浮冰,缓缓向下流动,冰块与冰块相互碰撞,摩擦,刷刷作响,原来,黄河离我竟咫尺之遥,令我兴奋不已。是夜,这种声响伴随我进入了梦乡,贪婪的侵蚀着我所有的思绪,让我在梦中烙上了深深的黄河印记。

 

  清晨,迷迷糊糊的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到了黄河岸边,昨夜未曾看清的母亲河在赤金色的阳光下向我展示她的风采,浮冰万千,耀眼生花,排成一条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庞大队伍,整齐的顺流而下,水流虽不湍急,却仍有一种万马奔腾的雄壮气势。。。。。。

 

IMG_4013.jpg


IMG_4030.jpg


  随着炊烟淡淡地升起,古镇恢复了生机,可以隐约见到走动的人,也可以嗅到饭菜特有的香甜,此时的我,已经站立在古镇之巅—黑龙庙,俯瞰整个碛口古镇的全景。一排排明清时代的房屋,尽管破旧,但错落有致,沿着蜿蜒的黄河,起伏的斜坡地形依山而建。街巷里,青石铺就的街面,黑灰砖瓦构筑的房舍,流淌着朴实的山西民风。房屋有的已斑驳失修,很残破,但却风骨奇峻,古意盎然。飞檐吊脚上的很多精美雕刻,依稀能够看出当年这里的商贾云集的繁华。曾经的辉煌与富足如今都已经不在,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追思凭吊,而唯一不变的,是滔滔的黄河水继续东流,见证着这段沧桑的岁月。

 

IMG_4003.jpg


IMG_4003.jpg


IMG_4003.jpg


IMG_4003.jpg


IMG_4003.jpg


  从碛口向南,越过湫水河,走入一个不起眼的山间土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李家山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在昔日风水先生的眼中,李家山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此地的地形就是两沟四面坡,李家山的民居顺应地势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一层层的民居都是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从坡底直到坡顶最多达到了十一层之多。简单随意的布局,从远处看来却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摄影师眼中的美,在真实生活中未必是美。虽然早已知道了黄土高原的形貌,但当我真的踏上了这片土地,看着满目苍凉的村寨,沟壑纵横的大地,风卷黄烟漫天飞舞,我仍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这个村子的形成源于碛口的繁荣,而自然条件的严酷,使得这里的人们生活条件很恶劣,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风大,严寒,缺水,缺柴,交通极不发达,难以同外界沟通,在碛口镇不再辉煌的时候,这种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当然,这可能也就是它至今还能保持原貌的根本原因,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找寻自己的梦想,留在这里的村民有的为了生活方便,移居山下,导致村里的废宅越来越多,据说村里有500多户人口,但我在村里绕了一大圈,也就仅仅见到了两三个人。

 

IMG_4119.jpg


IMG_4119.jpg


IMG_4119.jpg


IMG_4119.jpg


IMG_4119.jpg


IMG_4119.jpg

 

  相较李家山,西湾村的运气就好得多,它是首批评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从外看就像是一座倚在山坡边的古堡,窑洞均为石质结构。走进大门,青石铺就的一条条小巷向山坡上延伸。西湾民居的门楣上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匾额,落款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并不鲜见。几乎每个拐角都刻着“泰山石敢当”的驱邪石牌,窑洞要做到这么精致、气派,恐怕别的地方很难找得到,也超出了我们一般的想象。

  

IMG_4227.jpg


IMG_4227.jpg


IMG_4227.jpg


IMG_4227.jpg


IMG_4227.jpg


IMG_4227.jpg

 

  黄土高原是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一方水土一方人,尽管岁月无情地把痕迹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手上,但我却能够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平和,不浮躁,不动荡,平平淡淡。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追求,就是攒钱,娶媳妇,生娃,再攒钱,给娃娶媳妇,再生娃。。。。。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实在没什么意思,或者称之为生存更为恰当,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许这些就是他们一生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也未可知,但这样的生活一定不会属于我,这点我倒是十分的肯定。

 

IMG_4128.jpg


IMG_4128.jpg


IMG_4128.jpg


IMG_4128.jpg

 

  靠天吃饭,与世无争的性格,使得这里的人们格外淳朴,憨厚,他们像黄土高原的天空一样清澈,走在他们中间,你会感到亲近、安全。他们贫穷,但是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在这弥漫着黄土气息的大地上,用最真实的感情去撼动着人们的心灵,苍凉而又温暖。我终于知道了那些大哥大姐们,为什么在离开了这片土地多年后,他们依然难以忘怀,梦绕魂牵。。。。。。在那个懵懂的年代,青春年少的他们,凭借一腔热血的去往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开创一个不属于他们的未来。历史注定了他们要把自己最灿烂的年华挥洒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一瞬间,我突然懂得了什么叫做命运,什么是血色浪漫的青春。

 

备注:

行车路线:北京市区 — 六里桥 — 杜家坎—(京石高速)— 石家庄 —(石太高速)— 太原 — 临汾 —吕梁 —(48公里破烂山路)— 冯家会 — 碛口古镇 — 李家山村 — 柳林 — (石太高速) — 石家庄 — 北京。 

 

找寻流落在黄河边上的梦

 

    北京至碛口单程大约800公里,90%以上高速道路,费用全国统一标准,每公里约0.5元。住宿碛口客栈(早年间镇上最豪华的妓院),每个床位40元/天,旺季价格会翻几倍。食物主要都是山西特色的面食,价格很低,消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门票费用。

 

    碛口之行,也是我和BG1DQB最后一次一起出行。可惜的是他不幸因病英年早逝,仅以此文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愿他在天堂里仍然记得我们这份真挚的友谊,一路走好,我亲爱的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京西爨底下
后一篇:繁华.静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