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冒牌专家学者”应该较真
(2025-06-26 18:38:52)
标签:
曹玉磊清大经管执行院长名称专用权冒牌专家学者较真 |
分类: 时评 |
据媒体报道,名叫“曹玉磊”的人士近期频频以“清大经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身份公开活动。6月23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曹玉磊本人,这名企业主称“清大经管”是他自己起的名字,他是清大经管执行院长,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没有关系,他对外也没有说过自己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清大经管执行院长”的名头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曹玉磊的这一波操作不仅侵犯了清华大学相关名称的专用权,还因为利用这一身份为高价培训班站台背书等活动而可能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
但有一个问题更加引人思索,那就是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此先进,大学学院领导和师资力量公布在网站上的今天,弄明白曹玉磊并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十分容易,为何却仍有机构在公开发布的文章中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冠李戴给曹玉磊?
曹玉磊通过名头“擦边”来获取好处,这一点不言自明。但那些邀请他去站台的机构,是“明知其假而用之”,与其沆瀣一气,还是被其蒙在鼓里,误将“清大”作“清华”,或是存在审核疏忽,这一点还需要调查清楚。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到处开会、演讲、站台的“冒牌专家学者”,这些人损害了民众对真专家、真学者的观感和信任,也骗走了不少经费、捞到了不少好处。在揭开“冒牌专家学者”真面目这件事上,至少被“假冒”的单位、“冒牌专家学者”活动地的相关监管部门,不能“一笑而过”。
就曹玉磊被曝光后各方反应来看,还没有看到直接相关方准备较真来彻查曹玉磊问题和责任的报道。如果直接相关方也不打算较真,那还指望谁来较真呢?“冒牌专家学者”大行其道,这种“病”的一个症结,不就是因为邀其站台者、监管部门、利益受损者等直接相关方不较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