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社交须守住底线
(2024-07-23 21:18:39)
标签:
盲盒社交风险性安全合法真实 |
分类: 时评 |
在大城市的“陌生人社会”,省却了不少人情往来,让一些人感到轻松;但人际关系的松散和游离,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孤独感。
对于那些常常感到孤独、希望扩大社交圈的人来说,盲盒社交打开了新天地、新可能。
近年来,盲盒社交逐渐走进深圳年轻人的视野。和陌生人用餐、爬山、围炉煮茶、聚餐烧烤、讨论公共议题、开展文学沙龙、一起观影等形式悄然出现,形式丰富有得挑,新鲜有趣挺时尚,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简单来说,盲盒社交由发起人发出聚会信息,有意者报名参加。这里的“盲盒”,最大的“盲点”在于参加者将在聚会上碰到的那些人。参加者对其他人的品行、经历等信息一无所知,这使得盲盒社交带有一定风险性。
我们不必假装看到非黑即白。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盲盒社交给那些抱着单纯的交友、交流想法的人提供了社交渠道,但也难免有心术不正的人混入其中。打开社交盲盒,开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惊喜,也可能是惊吓。
对盲盒社交这种新生事物,“一棍子打死”不可取,审慎包容才是正解。对于个人来说,守住底线,才能让盲盒社交带来想要的情绪价值。
保证个人人身安全,是参加盲盒社交的基本底线。平台、发起人信誉无保障,活动选址偏僻等多重风险因素叠加,这样的活动最好不要参加。尽量选择平台和组织者信誉有保障、选址众所周知的活动,尽量少泄露个人隐私,最好结伴前往,一旦发现参加者有过分的言行,要立即退出或选择报警。
参加盲盒社交是为了收获情绪价值,而一旦涉及不法活动,则会导向可悲的结局,因此,合法也是盲盒社交的基本底线。如果有人试图把盲盒社交变成“杀猪盘”、情感骗局、毒品派对等非法活动,参与者不仅应当及时抽身止损,还承担着向有关机关举报反映问题线索的义务。
一个合格的盲盒社交参与者是什么样?底线是真实!不假扮“高富帅”“白富美”,也不要刻意营造人设、装出自己本不具有的素质,骗取他人财物涉嫌违法,欺骗他人情感为人不齿,简而言之,应以诚待人。
守住底线,盲盒社交也可以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