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读懂中国
(2023-12-09 16:20:38)
标签:
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广州 |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全球目光聚焦广州。12月2日,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正式开幕。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主席在致会议贺信中的这一精准论断,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在与会各国嘉宾中引起热烈反响。
曾有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故事,是世界人民想聆听、学习的故事”。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渴望走近中国、倾听中国、读懂中国。
中国古诗有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携手合作,总能跨越地理阻隔、突破文化差异、融合发展需求。而了解另一种文化并不容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名誉主席、亚洲协会全球主席约翰·桑顿在会议开幕式演讲中谈道,“必须怀着谦逊、好奇、理解和同理心来完成这项任务。”
今天,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出席会议的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马丁·雅克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惠及世界的,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现代化发展路径。”然而,正如21世纪理事会高级顾问嘉戴尔斯所说,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中国的治理制度所知甚少,西方政治阶层和媒体则往往简单地“漫画化”中国。只有立体地、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中国,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全球价值,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念与实践,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让世界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用好如“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等各种平台和载体,把中国故事讲好,这是一门学问。与会嘉宾纷纷提供真知灼见,比如,探索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内容副总裁魏克然谈道,用视觉语言讲故事会促进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理解;约翰·桑顿表示,中国人在和普通美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说话方式。我们要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