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把棉花娃娃当成“宝贝”,但别人没有配合你演出的义务
(2023-10-18 10:25:11)
标签:
棉花娃娃海底捞过生日 |
分类: 时评 |
近日,一名网友在网络平台诉苦称“海底捞是不是歧视带棉花娃娃的人”。这名网友在帖文中指出,自己和朋友各带了一个棉花娃娃到海底捞就餐时,因要求给娃娃坐店内婴儿椅而见服务员露出不能理解的情绪,希望服务员给棉花娃娃过生日却遭到拒绝,同时在就餐过程中,两人经历了感觉被冷落的服务。相关话题#网友吐槽海底捞拒绝给棉花娃娃过生日##海底捞回应拒绝给棉花娃娃过生日争议#接连冲上热搜。
真是“活久见”!棉花娃娃也要过生日,主人要求别人给它过生日,不给过还不乐意!
为棉花娃娃过生日,和让棉花娃娃坐婴儿椅一样,都是一种虚拟的游戏。尽管主人把棉花娃娃当成和人一样有意识有情感的“宝贝”,但这种人和无生命物的相爱共情,终究属于一种小众文化。每个人都有选择小众文化的权利,小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一样应当得到公平对待。但是,正如大众文化不能霸凌小众文化一样,小众文化也不能反过来霸凌大众文化。餐厅为顾客提供服务,这是大众文化,要求餐厅把棉花娃娃当成“人”来服务,则形成了小众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霸凌。
从另一个角度说,按照拟剧理论,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演员,把棉花娃娃当成真娃娃来爱更是具有强烈的表演色彩。这种表演作为个人爱好和趣味,无可非议,但别人没有配合你演出的义务。试想想,让一群服务员围着一个棉花做成的玩偶拍着手高唱生日歌,这是荒诞呢还是荒诞呢?
当然,作为一种吸引顾客的手段,店家可以为棉花娃娃、硅胶娃娃等无生命的人偶过生日。但这只能建立在店家自愿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舆论绑架或者强制手段来实现。如果店家为这种给棉花娃娃、硅胶娃娃过生日的服务向顾客收费,那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如果能多一些专门为玩偶及主人服务的消费场所,既满足了小众需求,又拉动了消费,岂不甚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