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粪相食”乃国之大耻

(2023-03-15 16:19:37)
分类: 时评

    2012年5月7日央视网

(此文发表于《珠江晚报》等媒体)

  2011年6月17日,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与34名网络志愿者创办了发布食品安全资讯的网站“掷出窗外”,目前网站已搜集近3000篇食品安全问题新闻报道,点击量突破19万人次。网站近日一度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吴恒将自己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取名为“易粪相食”。(5月6日《钱江晚报》)

  “易粪相食”,当然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诚如“掷出窗外”网站指出的那样,你自己制售的食品虽然“打死也不吃”,而在食品问题泛滥的背景下,你欣然享用的那一口极可能也是别人“打死也不吃”的。当食品安全底线一再失守,除了少数享受特供食品、只吃自己生产食品者外,每个人都将在浑然不觉中成为“易粪相食”的“交易”对象。

  当“易粪相食”成为我们消耗食品的部分现状时,与其说这是少数人道德溃败之耻,毋宁说这是一种国耻。但说到底,这种国耻首先还是治理者、监管者之耻。其一,有些无良之徒制造问题食品,以及公众权益因之受损,只是零散、个别的行为或现象,不足以构成国耻。只有当监管失守时,少量的制假售假、牟取暴利行为才会被眼红、效仿,大面积“推广”,成为普遍的乱象并导致公众权益普遍受损,从而“升格”为国耻。其二,食品领域的治理者、监管者其职守即在于此,既有治理的时间保证又掌握专业人员、技术、设备,如食品领域出现乱象,即是其失职、无能的表现,而普通公众不必承受此种关联耻感。

  国耻虽由民受,但主责在于治者。食品安全的一部分治理者、监管者,是受民之托守护食品安全的人,现在管不好,辜负公众信托,难道不该首先感到羞耻?对于其中渎职者、玩忽职守者、官商勾结者,难道不该“食品乱世用重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