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邓辉林
邓辉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16
  • 关注人气:1,0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搭建温柔的产房(空格)催生城市文明花

(2022-06-15 17:56:02)
标签:

深圳

文明城市

细节

制度建设

硬件建设

分类: 时评

2022年6月15日今日头条


小小“一米线”,不仅是文明的产物,还具有文明的力量。近日,在深圳市宝安区的核酸采样点等公共场所,印有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标语的“一米线”投入使用。市民朋友在排队的时候,一低头,文明的观念映入眼帘,对文明的理解又变得深了一些。

行走深圳,随处可见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的场所和设施。近日,罗湖区新增8个市级儿童友好基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加温馨、周到的服务;全市公共文体设施“一键预约”,为市民朋友感受力与美提供便利;文化惠民活动遍地开花,广大市民在家门口畅享精神文化大餐。实打实的制度建设、硬件建设,蕴藏着无形的力量,如和风细雨一般,为市民文明素质生长营造了适宜的环境,为城市文明之花搭建起温柔的产房。

城市文明为什么能向下扎根、向上拔节?就像种子一步步变成花朵,幼苗一天天长成大树,环境很重要。一些地方现在看起来落后的生活习惯,并不是因为当地人不讲文明,而是因为祖祖辈辈很久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只要有人带头去改变习惯,慢慢形成一个按新的方式来的环境,带动大家都这样做,文明就能向前发展一步。

网上有一句调侃:“上车就系安全带,一定是深圳来的。”这句话,同样说到了环境和文明的关系。如果乘客主动系安全带,司机却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你,那说明当地还没有形成大家坐车主动系安全带的环境。就是系安全带这件小事,也能看出法规制度环境、执法环境、市民接受规则的环境不一样。

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既需要传播观念、传播知识等“软”功夫,也需要制度建设、硬件建设等“硬”功夫。一个文明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在改进“实体”方面下的力气不会少。就像治理“醉驾”一样,人人都知道“醉驾”的危害,有关部门也一直在打击,在法律“实体”改进之后,对这个问题的治理成效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在深圳,我常常被这座城市的一些细节打动。垃圾桶旁边的洗手台,让我感受到了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一些城中村设置的宠物角,让邻里关系变得更融洽;绿荫下的公交站台,上有宽敞的雨篷,避免了小小的摩擦……看似不经意的物件,都是用心用情的产物。

有句话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谁都希望生活得更美好,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人类早期用树叶遮挡身体,遮挡动物性的一面,那就是文明的观念在起作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表现得体面一些,更多地展示社会性,尽可能少地展示动物性。城市应该对接人们对更体面生活的期待,通过制度建设、硬件设施,让人们拥有更体面地展示自己的条件和环境。

我还想到,一个在某个地方很文明、很优雅的人,到了另一个地方,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其行为举止就可能变得相对落后了。人还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条件和环境变了,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文明水准也因此不同了。

一个地方能够连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准确地说,是“双向奔赴”的结果——当地在不断努力打造一种培育和提升文明的环境,而这里的人也在积极适应这种环境。任何一个地方,向着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前进,走的都是“双向奔赴”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