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
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产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增加,亟需帮扶来渡过难关。3月24日,广东省密集加派“政策礼包”,一连印发三个重磅文件,为受疫情冲击的困难行业、产业和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和活力。
打开这些“政策礼包”,浓浓暖意扑面而来。这份暖意,来自于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
三个重磅文件中的《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和《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为广东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的行业送“及时雨”、解“燃眉急”;而《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则抓住了疫情期间“回家吃饭”需求上升营造出的产业风口,旨在顺势而为将广东预制菜产业“扶上马”“送一程”。“政策礼包”针对性强、精准送达,真正做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除了精准度高,这些“政策礼包”的含金量也很高。比如,《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在“实施减税降费行动”部分提出,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普惠面大幅扩展的背后,是政府大力让利于市场主体、让利于民。像这样“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在广东省此次送出的“政策礼包”中比比皆是。
“落实好,才是真的好。”政府部门已经精心备好了“政策礼包”,接下来,关键就在于高质量执行,让相关行业、产业和市场主体接得住、用得好。
政策执行方面需要在兑现政策的及时性、直达性上下足功夫。“政策一条条,哪条适合我?”针对市场主体的疑惑,政策执行部门需要以大数据、云辅导等手段为抓手,摸清市场底数、摸清行业情况、摸清市场主体需求,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应享尽享“政策礼包”,让好政策切实发挥出好作用、取得好效果。
另外,政策执行方面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将政策落地推进到“最后一米”。比如,由于各地防疫政策和手段松紧不一,在落实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纾困解难政策的过程中,就必须由各地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加大统筹“防疫情”和“稳增长”的力度,消除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唯有如此,才能让相关行业、产业和市场主体在严格落实“精准防”的前提下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将“政策礼包”转化为发展红利,为“双链”安全稳定和“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