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
(2009-08-27 23:43:25)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的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八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方法:尝试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PPT)、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90=
300×30=
2、笔算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3、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4、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
160×30=4800
×
—————
(2)106×30=
5、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
——————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6、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7、反馈练习:
(1)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55页练习八的第4题。
三、知识拓展:
1、练习八的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4)集体订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单位来计算“用了多少时间?”。
2 、了解科技知识。
(1)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四号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时,环绕地球108圈。
(2)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载人 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共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绕地球飞行45圈。9月28日17时36分,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课件出示“漫步太空”图片。)
四、课堂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作业:练习八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