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 外婆桥(童谣之一)
(2012-03-12 21:25: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生活点滴 |
外婆桥在哪里啊?
1、在浙江的周庄有一座外婆桥,宽约2.2米,跨度4.4米,是一座石拱桥,重建于清雍正四年,不过这座桥好像是因为被某部电影选为外景地而得名,原名叫贞丰桥。
2、外婆桥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外婆家村,桥长大约12米,桥宽大约3米,是一座小巧的石拱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百年童谣之最的"摇啊摇",是从乡镇中来,口头文学往往有多种传说。因此“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有不同版本。
上海苏州宁波湖州绍兴等地
1、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
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里豁虎跳。
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
2、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请吃糖,请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饱。
少吃滋味多,多吃滋味少。
3、这个寓教的成分较重,曾被选进小学国语课本。另一个是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我叫外婆洋泡泡,外婆骂我小赤佬!!(吴语中,小赤佬就是小鬼的意思,多用于爱妮亲切的表达)
4、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桥上掼一跤,
扼着一块糕。(扼着是指捡到)
嘉兴王江泾版本:
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吾好宝宝,
买个娃娃(鱼)烧,
头弗熟,尾巴焦
刮起尾巴再烧烧,
外孙吃到欢淘淘。
油车港栖真版本:
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吾好宝宝,
买个鱼来烧,
头弗熟,尾巴焦,
外孙吃仔豁虎跳,
一跳跳到城隍庙,
香炉腊签侪翻到。
在上海,除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外,就属《笃笃笃,卖糖粥》最深入民心了。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侬额肉,还侬额壳。张家老伯伯辣辣伐?问侬讨只小花狗!”
国语版“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蒲桃,四斤壳,吃你的肉,还你的壳。张家老伯伯在家吗?问你讨只小花狗!”
还有一些较长的连韵的童谣也很有趣,诸如:
“山浪有只老虎,老虎要吃人,拿伊关辣笼子里。笼子坏脱,老虎逃脱,逃到南京,逃到北京,买包糖精,摆辣水里浸一浸,密西密西拉胡琴。”
国语版“山上有只老虎,老虎要吃人,拿它关在笼子里。笼子坏了,老虎逃了,逃到南京,逃到北京,买包糖精,摆在水里浸一浸,密西密西拉胡琴。”
还有,
“小三子,拉车子,一拉拉到陆家嘴。拾到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跑到黄浦江边汰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子,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
国语版“小三子,拉车子,一拉拉到陆家嘴。拾到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跑到黄浦江边洗裤子,给那红头阿三看见子,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红头阿三即当时上海的印度巡捕)
还有,
“从前有座山,叫黄昆山;山浪有条路,叫叽哩咕噜;路边有只庙,叫莫名其妙;庙里有只缸,叫四大金刚;身浪有把剑,叫看勿见;来了两个官,一个叫笔套管,一个叫痰盂罐。
国语版“从前有座山,叫黄昆山;山上有条路,叫叽哩咕噜;路边有只庙,叫莫名其妙;庙里有只缸,叫四大金刚;身上有把剑,叫看不见;来了两个官,一个叫笔套管,一个叫痰盂罐。”
当然这个童谣也很趣,且曾经广为流传
“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腊子开会喽,大头娃娃跳舞喽。”
国语版“下雨喽,关门喽。小狗小猫开会喽,大头娃娃跳舞喽。”
这个也很有趣,
“大头大头,下雨勿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国语版“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MP3
歌曲:摇到外婆桥
作词:林怡凤
作曲:张婧
所属专辑:《找》
太真实太遥远 我闭上双眼
却看见 失望前的我们
对愿望太严苛 太过认真
不能说的思念 在眼眶打转
让念旧的晚餐 缺席在今晚
我不管 表情多不自然
再多想一遍 再痛哭一遍 还痊愈不了
摇啊摇啊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遥遥思念的悲哀 像躺在暴风雨之外
走不出去也进不来 困在回忆任你主宰
我在睡前等待 夜色牵挂的洁白
摇啊摇就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摇摇欲坠的存在 你却客套地要我离开
不是遗憾也不是爱 就这样吧不用交代
临睡前看一眼 你最陌生的姿态
歌曲:外婆桥
作曲:任贤齐
所属专辑:《老地方》
风儿吹着树影摇
摇啊摇到外婆桥
想着我的好宝宝
亲爱的你是不是已睡着
月儿高高窗前照
想你的心飘呀飘
飘进你的梦里瞧瞧
姑娘想着她的花桥
我要带你到天涯海角
拜访春天向它说声早
管它漫漫长路路迢迢
爱的路上有我陪你跑
走过秋天向它问声好
就算漫漫长路路迢迢
你说好不好
雁儿飞过柳树梢
相思总是催人老
花儿含羞在偷笑
心事不说有谁会知道
心事不说有谁会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