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之南京鼓楼医院
标签:
杂谈 |
银城集团市场部前些日子来松椿对我做了一个专访,文案小赵和摄像小唐需要一些我进入银城之前的工作照片,我提供了在艾欧史密斯的工作照片,她们说最好还有以前在医院当医生时工作的照片,我说进入艾欧史密斯是1997年11月,那时还时柯达胶卷时代,很少或几乎没有印象拍过工作照,小赵耐心的说找找看!周末我回到家中,“翻箱倒柜”一张张年轻时的风景照映入眼帘,就在快要失望时,在一个不显眼角落的老影集里还真找到和之前同事“老师”的合影。已经记不清具体年月,应该时80年中期(84年-86年)我到医院不久,因为照片上显示鼓楼医院老门诊楼还在。
我因为特殊的机缘进入鼓楼医院,那时鼓楼医院急诊科只有护士和骨科,当时的护士长姓吴,我同年的沈红护士到现在都有联系,骨科由两名部队转业医生和一台固定的X光机,没有固定的急诊内科医生,急症医生由大内科排班(外科、妇产科请会诊),我虽然主要在急诊室和观察室工作,但属于大内科管理,是当时的内科主任
韩德萱(后来是为鼓医副院长)鼓励我每周用三个上午(八十年代一周工作六天)参加我喜欢科室的内科各个科主任的教学大查房。于是我在那几年最为关注的是那个大主任查房:呼吸科候杰主任、免疫科葛民泽主任、消化科张志宏主任、神经内科潘锡进主任、血液科柏荣升主任、心脏科朱美主任、肾科韩德萱主任和内分泌科田成功主任大查房时我都成了他们最忠实的科外医生,几年各科的大查房让我结合病例的现场讲学汲取了大量的医学前沿知识,更学习了名师们思维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免疫内科奠基人葛民泽主任渊博的知识和平易近人的作风,那时鼓楼医院的著名专家都是亲民没有架子的,以至于我一小医生邀请他们拍照时都是那么给力!!!
孙燮院长(右一)郑捷平主任(他是印尼的归国华侨)和一位胃镜室吴医生
多年的急诊内科工作让我积累了大量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诊断经验,急诊内科医师更需要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请会诊、和辅助科室(往往是为了及时化验出报告)打交道都是极其重要,96年当我从国外回到鼓楼医院时,老四合院急诊室和老门诊楼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4号楼(90年代已经相对先进了),那时徐州医学院的谢康明主任已经是急诊科主任,急诊科除了观察室,又设二楼病房、四楼ICU和三楼急诊手术室。
1997年11月我离开医院进入美国独资企业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工作,在哪里开始轰轰烈烈的另一种人生!然而正是鼓楼医院积累的务实、不断进取精神才让我在竞争更加激烈的艾欧史密斯脱颖而出,从一位普通医师成为工会主席、书记、医疗总监,除了为艾欧史密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外,并在哪里为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防治的工作做出的杰出的探索和贡献!
南京鼓楼医院的工作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的记忆!!!
前一篇:特别生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