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六年后再忆杨珍书记

(2023-03-11 20:34:40)


   1997年7月31日,卫生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杨珍同志 离开了我们,及至今天大家谈起他仍然充满怀念。

 上世纪60年代,陈云同志曾写过一帧条幅,提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后来这九个字就为很多党的干部奉为自己工作和修身的座右铭。在我和很多同事的印象中,杨珍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好领导。

 我认识他时,是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杨珍同志任党委书记,后调任卫生部机关党委常务  副书记。在卫生系统是一位“外行”,但却在以上两个单位中威望都很高。

  当时在部机关党委,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位威严的书记,而是一个亲切的长者。每天早上 班后,杨书记习惯到个个处室“溜达”一圈,看看大家,聊上几句,各个部门的工作他一 下子了然胸中,然后才回到自己办公室。    

 当时让我担任一本给全国党政干部办的杂志主编,创刊号一期编好了,我送稿样过去。他留下后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未做过多批改。到第二期,当我再送去时他不再看了,说:“你是主编,以后全由你负责把关,我不再看了。”这样一句话,促使我以后审稿中自觉地谨慎再谨慎、精心再精心,因为后边没有人可依靠了——这就他善于用人的领导作风。

 他在领导党委的工作中,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而是从实际出发拓展局面。1987年,杨珍同志提出创办面向全国卫生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推动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当时有的司局传出“机关党委是不是手伸的太长了”之类的议论,他丝毫不为所动,坚定地表示,“我们做的没有错,不要理睬这些!”

 在部党组的支持下,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短短几年部政研会已经发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拥有90多个分会。创办了党政干部自己的刊物《卫生政工研究》后更名为《中国卫生界》,这也就是如今中国卫生杂志的前身),深受基层干部的欢迎,受到中宣部领导的肯定,杨珍同志还带领我们专门向袁宝华同志做过汇报。由于政研会活动开展的十分活跃,有力地促进了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

 他坚持党的原则,敢于负责任。记得1989年有一段时间机关政治空气十分紧张,年底时要在成都召开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党委宣传部商量邀请专家名单。讨论到北京医科大学一位女教授时,大家犹豫起来,因为当时听到学校里对她有些非议,我们只好请示杨珍书记。记得他来到宣传部办公室,详细听完汇报,习惯性地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趟,考虑良久后果断表态:“这位教授我们了解,不要管人家议论,照常发邀请函。”后来的时间证明杨珍同志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件事给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杨珍同志严格律己,襟怀坦白。每次的支部民主生活会,让大家畅所欲言。我初到机关党委时,有一次我在会上直言不讳地给他提意见,杨珍书记不仅当场接受,且对我敢于提意见的态度予以充分肯定。

 最让我一生难忘的事,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惦记着一位部下的工作安排,当听到已经得到解决时,插着气管不能言语的他,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放心”二字。

 他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当时,我曾写过一篇怀念他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卫生界》杂志上。

 有时自己在思考,这位老领导为什么让我们那样信赖他,让人们许久许久还在怀念他?

 想来想去,我觉得正是因为他阅历丰富,审时度势,内心有定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冷静处理所遇问题;视人如己,善待下属,公平处事。

 老子说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其意思是,“万物兴起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摘自陈鼓应先生《今注今译》)。

 也许,这就是最精辟的答案。

 老领导的示范,先哲的教诲,不论是管理者、教师或者作为家长都应细细领会。不是吗?有的人常常凭借拥有的地位、权力,不顾被管理者、被教育者所处的境况而随意下达“指令”,对有异议稍有“顶撞”者加以指责,甚至训斥。殊不知,不知晓下情,不了解属下,幻想着依靠强迫、压力实现管理的目的是违背规律,是必然要碰壁的。

 反之,优秀的领导者、教育者深谙管理之道,因势行事,从不强作妄为;注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引导,营造激发人、启发人的环境和氛围;时时处处率先垂范,让下属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内心的激情得到鼓舞,内心的潜能得到释放。

 看来,对《老子》哲学真髓的学习并非易事,有老领导在前引路,我们晚辈仍需好生体会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