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2日,是被誉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教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我们深深地怀念他,怀念这位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的可敬的老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老院长。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成功研制防治脊髓灰质疫苗炎,让千千万万个儿童摆脱病魔威胁,而且也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回想同顾老的接触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他对人民真挚的爱,对祖国无比的忠诚。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而且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诲上。
2006年6月,为了祝贺顾方舟老院长八十寿辰,由他的同事、学生筹划,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了画册《使命与奉献》。这本画冊记录了他的生平、事业,从中看到一位人民科学家,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的成长经过,看到顾方舟同志在预防、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中栉风沐雨、艰苦奋斗的历程。
作为父亲顾老也把画册送给了女儿,而且在扉页上写了一段话:
“
小曼,这本画册记录了你爸的一生。送你八个大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爸实践了一辈子,但也没有做好。望你牢记这八个大字,深入理解这八个字的深刻含义,努力实践这八个字,使自己成为一个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仁爱众人,讲求信义的君子。
我们共勉吧!
爸 爸
2006.6 ”

中华民族重亲情、重血缘,总是把“家”和“国”连在一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我们读过许多先哲的“家书”,读过无数先烈给子女的遗言,他们都把教育子女当作文化的传递和事业的继承。
顾老留给女儿的赠言,真实再现了一位人民科学家成长、成功的思想道德基础,再现了他对家庭教育,对家风的重视。他以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要求女儿牢记的优良传统,成为一个忠于国家、中华文化,孝顺父母、仁爱众人、讲求信义和平的君子。这,是一种深沉的父爱,一种崇高的大爱,是将对亲人的爱和对国家民族的爱的深深融合。
2019年8月31日,顾老的女儿在重读爸爸赠言之后,写下了下边一段话:
“当年爸爸给我这本画册的时候,我根本沒在意,觉得就是一本影集嘛,隨手就放在一边了,对他当年认真写下的赠言,沒有留下很深印象。
爸爸走了,他离开妈妈、离开我、离开我们这个家,再也不回耒了。我只能在爸爸留下的遗物中,回忆着爸爸永远急匆匆的身影。打开爸爸十三年前送我的画册,一字一句地读着这些文字,不禁泪目。
我曾经特别不理解爸爸。觉得他讲的都是“高、大、上”的大道理,是“老古董”,我想听更酷、更实用的東西。而现在一页一页地翻开画册,重温爸爸的历史。慢慢地,我理解了。爸爸骨子里就是一个高洁的人,一位“真君子”!他用“君子”的品行要求自己和子女。他不是在刻意营造人脉,讲的和写的,不是伪装给外界的面具,而是他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这就是他的‘初心’。
我特别想对老爸说:‘
我懂您!您的要求我会尽力做到。’相信爸爸在时空的彼岸,能听到我的回答。我不想对着爸爸的赠言掉泪,但忍不住,我还是哭了!”
多么感人至深的文字,顾老的女儿在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中愈发看到“爸爸骨子里就是一个高洁的人,一位‘真君子!’他用‘君子’的品行要求自己和子女。”她懂得父亲,“不是在刻意营造人脉,讲的和写的不是伪装给外界的面具,而是他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顾老和众多的科学家、医学家一道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为人民的健康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他们时时不忘要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深植在一代代华夏子孙的内心。他们深知,缺乏文化底蕴的人是无法担纲社会进步的推动,无法担纲中华民族的复兴,在自己的家庭中,他们既以自己的言行给子女做出示范,又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我们相信,顾老的女儿和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一样,一定会成为像他们父辈那样的人,因为她(他)们时时受到父辈耳濡目染的熏陶,时时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
(此文刊于2020年1月3日健康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