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

(2023-01-17 20:20:43)
标签:

杂谈

过年

春节

分类: 杂谈
过   

    再过几天就是癸卯年(2023年)春节,又要过年了。我已过了80个年,皆留下美好的记忆,特别是童年时期印象更为深刻。

每逢过年,我们家总要挂“家堂轴子”。其底部画有庭院的大门和围墙,以及几个玩耍的孩子;中间部位是历代祖宗的名字和妻室的姓氏;顶部画着端坐的一男一女两位慈祥老人。“文化大革命”后家堂轴子烧掉,改供父母牌位至今。供桌上除香炉和蜡台外,在一些带有彩绘的瓷盘和瓷碗中还摆放着猪头、鸡、黄花鱼、寿虫馒头、豆腐、点心之类的食品。上面再盖上一些绿色的菠菜、红色的胡萝卜,非常好看。在一些窗台的两角处还各摆放着一个小刺猬馒头。

贴春联也是不可缺的。我记得主卧室门每年都是“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前屋通后屋的门常是“爆竹辞旧岁,五更分二年”。前门一般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类。都是由我大伯家的树田大哥写的,当时我非常羡慕他写的字。以后我喜欢写毛笔字,与这件事也有很大关系。

挂“家堂轴子”、贴春联都须在除夕日的下午完成,傍晚时分要吃隔年饭。每当这时父母都要讲:“要过年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了。”为了不说错话,我们只好少讲话了。

小时候喜欢过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能穿新衣裳、能吃好饭。平日里不用说吃不到饺子,就连馒头也没有,整天吃苞米面饼子或地瓜干之类的东西,所以年前许多天就盼着吃饺子了。大年夜的饺子,馅是素的。老人讲,这是因为祖宗中有吃素的,有吃荤的。如果吃荤的,祖宗就会惩罚你,让你泻肚子。现在想来这种说法不科学,实际上是因为平日捞不到吃肉,一旦捞到了肉馅饺子,就拼命地吃,特别是在半夜吃,往往会消化不良,造成腹泻。

子时饺子下熟了后,要先摆供。再到有十字路口的大街上烧纸钱,放鞭炮。这是迎接列祖列宗和喜神、财神来家过年。我家最初是在不同时间分别迎接祖宗和喜、财神的,以后才合在一起。迎接来家后,要在门内侧门槛处横放一根木棍,叫“拦马棍”(正月初二送年后,才能把它拿走)。此后在“家堂轴子”前给列祖列宗磕头,还要高喊着“给大大(我们家乡管父亲叫“大大”)磕头,给娘磕头!”此时父母亲也会应答,并分发给你压岁钱,这才开始吃年夜饭。

除夕夜是不睡觉的,叫守岁。那时没有电视什么的,我们是玩纸牌或走凤凰棋。纸牌是长条形的,除花牌外,还有条、饼、万三门牌,打法跟麻将类似。凤凰棋是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印有各种图案,按圆形轨道向中心旋转。每种图案都有两个,分别被画在不同的位置上。按照所打的两个骰子的点数走棋,按点数如果是A图案,你实际的棋却要落在另一个A图案上。因此往往是转进去又转出来,要走到中心实属不易。

天亮之后就开始到邻居家拜年,“过年好!过年好!”“恭喜发财!”是人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大家一团和气,彼此祝福,期盼新的一年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晚上要送年,仍然要包饺子。烧纸钱后,把门槛前的“拦马棍”撤走。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我父亲总要自己动手做礼花。取一块砖来,在上面挖出两个不相邻的圆坑(这样可做两个礼花),深度以坑底还有0.5公分厚为宜,再钻一个火柴杆粗的小孔。将砖翻过来,把一根火药引芯从小空穿过来,再将砖翻过来,把引芯按倒,让其平贴在坑底上(这可是关键技术,否则会因火药燃烧过激而爆炸)。然后向坑内填加花药(当时集市上有售),倒入一点后,就用圆形木棒碾压一下。要逐渐地倒,逐次地碾压。待火药接近坑口面时,铺上一层防潮纸,然后填上黄泥,压紧封死,待几天黄泥干透后就可燃放了。

元宵节晚上,将做好的礼花放在一个高凳上,用香点燃引芯。美丽的菊花状焰火高过我们院的二层楼,绚丽多彩,映红了天空,十分壮观。

燃放礼花成了我们那一带过年时的一景,元宵夜总有很多的人早早来到我家门前,等着看礼花。为了安全我父亲总让我们去维持秩序。“往后站!往后站!”“远一点!远一点!我那神气、自豪的吆喝声溢于言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