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柒线弦v
柒线弦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15
  • 关注人气: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先知、不确定与科学成功的秘密

(2013-02-13 09:20:33)
标签:

先知

魔方

真相

分类: 探索创造社

伪先知、不确定与科学成功的秘密

■刘县书

 

1.伪先知

我不是先知或全知,

假作先知是许多写作者的花招,比如某些写故事的人

也有人假作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什么都想知道,比如某些狡猾的哲学家

科学的写作看似最中庸最老实,或者说最狡猾,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承担有限责任和有限目标。

我尊重各种写作,

起初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每个人不都如此吗?

你不要只看人家的一句话,而要看人家接下来的话,

要看这个人所有的话。

我怀疑任何先知,

(“怀疑”不等于“不相信”)

如果这世界可能有一个先知,

一定是祂设计了这世界的算法,

但即使是这世界算法的设计者,也未必能预知和全知,

因为出乎意料的事情总有可能……

“世界算法的设计者”?也只是一个比方

我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一个设计者

过去我什么都不知道,将来我也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但我是个诚实的人——

过去我未必诚实,将来我也未必能始终诚实,

但至少现在我是诚实的

我拍着胸脯保证,

忽然又有些惶惑

其实现在的诚实也只是我的追求

诚实也与能力有关

我意识的探照灯能照亮多少地方?

那没照到的地方隐藏着什么,如何影响着我的“诚实”

我还是不知道

我的诚实至多也就是当我知道自己在编织故事,我告诉你我在编织故事

有时我却不说

我猜你其实知道

这样才有趣!

咱不能不解风情

 

其实我不知道任何有关先知的事

我只知道:如果我被知识骄傲与自我强化绑架而不自知,如果我“精神依赖”上了某种知识而不顾一切维护它,

我便可能开始扮演可笑的伪先知

 

2.不确定

“我是不是也在自我强化?”

“我寻求与坚持的究竟是真理,还是自己的骄傲虚荣?”

问自己。

难道我确定世界没有“唯一”“确定”的“真相”吗?

不,我不能确定地否定任何一个东西——

“确定”一个特性是在世界的大圆(全集)中画一个小圆,

这小圆外面的世界(作为小圆的补集,“非确定”)无边无际

我怎么能“确定”那里面都有什么呢?

世界中的确定与否定1.jpg

每一次“确定”都不过是在其中画一个小圆,

你无法用小圆外面画小圆的办法穷尽世界的大圆!

 

“我有说过世界没有一个真相吗?”

“你说这也对,那也对,这不对,那也不对,难道你不是暗示世界没有一个真相吗?”

不,我不暗示任何东西,我宁愿把我所能确定的任何东西明明白白告诉你

我没说的,你往往猜错,

你领悟产生的暗示都源自你自己的心思——

你的领悟与我的阐释,是两种平行的东西,

正如我的领悟与“世界的阐释”,是两种平行的东西,

所以“领悟“未必可靠

“领悟”不是“真理”可靠的源泉

(不过它似乎是我们必走的途径)

 

世界当然可能有“一个真相“

万事万物可能都有“真相”

只是这真相可能与你想象的大不相同,

甚至可能我们现有的语言现有的“语法”都无法“准确”描述

甚至“描述”本身都可能影响“真相”

(就像“测量”影响粒子?)

所以说欲辨已忘言,所以说任何断言都可能马上“变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定”黑“与”白“是以前我们描述事物某方面特性”有效“的词汇,

假定我们眼睛在时空中某一点看到的要么黑,要么白,

以前你可能以为世界是这样的:

世界的确定与不确定5.jpg

 

或者如此:

世界的确定与不确定7.jpg

后来发现可能下面的示意图更接近“真相”:

 

   世界中的确定与否定2.jpg

 

世界的确定与不确定9.jpg

世界的确定与不确定6.jpg

 

当我说某一点“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既可能是黑,又可能是白”,

它可以既不是胡话,也不是诡辩,

而可能是对一种新的真相进行“确定”的描述

(比如不生不死的薛定谔的猫)

 

然后

凭什么我们就确信穷尽了“真相”所有的可能呢?

这例子只是沧海一粟

通过命题网络系统也许我能做出更好的说明

其中需要考虑思想与语言的一切可能及局限,也需要纳入所有的现象证据

无尽的描述任务和验证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

这工作就像在世界体内进行漫无际涯的勘探

 

我相信,如果世界有一个真相,

离真相最近的可能就是科学,

它是迄今人类最成功的知识系统。

只是我知道,它的成功并不像某些人解读的那样。

科学的意义和未来仍然在塑造中,

如人生的意义与人类的未来,

科学与人类都没有确定的未来。

星光闪烁,苹果掉了,

我们试图还原现场,但找到的未必是真凶。

如果把世界比作巨大的魔方,

当我们以为已经找到了解法,突然又发现大魔方中每一个转动块也是一个魔方,魔方之中又有魔方,

这过程似无尽头;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幅巨画,

当我们以为绘出了全图,突然又发现图中的每一个点也是一幅画,

画中有画,永无止境,

原先以为可靠的解法,确定的形象,一次次变得重新变得可疑,

这就是人类求知经历的老故事。

 

3.科学成功的秘密

“喂?”

我在我的造物上按下一组密码

你的身体就会发出响声

这是人造的奇妙的因果

世界原本没有的因果

 

我曾想:也许科学对这世界魔方每一个层面的解释和预测都只是“巧合”,科学推测的因果未必是真实的确定的因果,

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魔方有多少层,每一层的结构和解法又都可能不同,

科学可能因为“巧合”而与现象吻合,但我们无法预知下一个层面的事情或整个魔方的真相。

 

但人造技术的奇迹中涉及了那么多层因果的魔方,却能屡试不爽,

这种“巧合”如何可能?

如果说世界没有确定的因果

(或者说科学理论发现的未必真的是这个世界的因果)

科学与技术如何能完成这个奇迹?

所以对技术应用的成功进行分析,其实是科学哲学重要的课题。

技术产品大概是科学最有说服力的物证。

 

科学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采用了人类最具准确细致曲折建构功能及人际传递合作功能的语言,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实在是人类伟大的创造,它的原材料往往那么简单不起眼,却能高效模拟建构高度复杂的模型;既曲尽其妙,又高度浓缩,在短短数行内讲述一个宏大深刻的故事;而且,采用标准零件、标准接口、统一连接法则,因此可让后人完全理解,并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不断构建起一个人一生所无法完成的伟业。

科学的语言具有充分灵活的延展性(不限于泛泛而谈,对一般问题和具体问题都可进行具体探索和表述),又因为接口通用,因此方便人际合作、接力进步,我认为,这是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我受到的启示是,新哲学也必须建造自己这样的语言-思想工具。

否则,新哲学也难免堕入旧哲学与玄学的覆辙。

而且,新哲学的思想-语言工具又应能更好地建构、承载旧科学语言遗失或无能的部分。

新思想与新语言必一起蓬勃生长。

 

科学之外,还没有哪种人类的知识系统(智慧)取得过这么辉煌的成就和成功。

所有其他的知识体系,要么在天才的开创者之后再无重大进展,要么拿不出有力的应用的实例。

它们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系统。

不服者,你不用多言,且给我看一个无法用“巧合”解释的人间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