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知、时间旅行与自由意志(旧作)

(2008-06-14 23:33:47)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非虚构

一时找不到原稿,把3年前发表的删节版放上来。

   有时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很荒谬。
   比如当一个凶徒威胁说他要杀死你,并且已经在你家隔壁磨刀霍霍了,你赶紧报警,但警察可能说:“他动手了吗?没有?那么等他动手了,再找我们吧。”“可是他开始磨刀了!”“是吗?他可能在准备晚饭呢。”“你们不能先把他关起来吗?”“我们无权这样做,小姐。”
    罪犯总是在暗处蠢蠢欲动,羔羊则在明处惶惶不可终日。菲利普*K*迪克一定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的小说《少数派报告》及后来据此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中,未来的华盛顿有一个预防犯罪局,那时的警察不必等到犯罪已经发生才去抓捕罪犯,而是依据犯罪预警系统预见的未来犯罪图景,提前将未来的“罪犯”逮捕归案。
   犯罪预警系统由三位能够预知谋杀的特异功能人与电脑联结而成,系统将特异功能人脑中预见的谋杀图景输入电脑分析处理,一旦有谋杀案将要发生,便发出警报,通知警探顺藤摸瓜、前去抓捕。这套系统运行多年,历经验证,似乎从未失手,使这座城市的犯罪几乎销声匿迹。预防犯罪局的刑警队长、帅哥约翰*安德顿这天查看系统的警报记录时,震惊地发现自己竟是下一个将要进行谋杀的“罪犯”!警报发出,警探冲来,以往追捕别人的安德顿沦为被人追捕、四处躲藏的“罪犯”,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会杀人,而且杀的是他从未见过的陌生人!为揭开谜底,他如特异功能人脑中所见的那样来到一个房间,并遇到一个自称当年拐走了他小儿子的男人,然后安德顿不由得愤怒举枪,一场谋杀如同预见的那样即将上演……难道真的存在宿命,一切都如预见者看到的那样不得不发生吗?原先绝不相信自己会杀人的安德顿,最终要杀人并印证预知吗?
   天人交战,这是一场自由意志与未来宿命的较量。
   从某种意义上,预知就是自由意志的天敌。如果预知的事情必将发生,那么,当事者将无法做出不同于预言的选择,他的自由意志等于被取缔;如果他可以做出不同选择,那么说明预言是不可靠的。
   其实,预防犯罪局的设置、提前逮捕罪犯的行动本身,与依据的理念之间就构成一个悖论:如果这未来的犯罪可以通过提前逮捕罪犯而制止,那么,那被预见的未来犯罪图景“实际上”就不会发生,又如何能证明预见者的预见是可靠的呢?如何能证明那尚未实施犯罪的“罪犯”必将犯罪呢?
   在自由意志问题上,预知未来与时间旅行两者带来的矛盾是类似的。预知未来也可以看作是以某种方式进入和感知未来,在某些科幻中预见未来采用的也正是类似时间旅行的技术。时间旅行与自由意志存在的矛盾在于,当我回到过去或进入未来,我能否重新做出选择、帮助自己不犯昔日的错误,能否改变过去乃至改变现在、未来呢?如果我通过时间旅行改变了一切,那么原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到哪里去了呢?
   在关于时间旅行的研讨中常被提到的母亲佯谬(或曰祖父佯谬),也可归于自由意志与时间旅行的矛盾。假设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杀害了一个年轻女子,正好是自己的母亲,那么他将无从出生―――他是否有回到过去杀害自己母亲的可能呢?如果他意欲同归于尽,又有什么机制可以确保阻止呢?
   在《少数派报告》中,女先知告诉安德顿:“你可以选择!”安德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杀人,最终证明这一切是一个阴谋。故事构思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阴谋天衣无缝地利用了犯罪预警系统。原来预警系统中的三位特异功能人有时其中一位会得出不同的图像(被称为“少数派报告”),这种情况下的警报有时会被视为“噪音”而忽视或抹去,利用这种“噪音”现象,阴谋者就可以假造谋杀来掩盖真正的谋杀。《少数派报告》否定了可预见的未来的存在吗?其实没有。电影并未否定未来可以预见,其实安德顿正是靠特异功能人的预知躲过很多危险,最终得以揭露阴谋。不过,预知者还有机会改变未来―――部分地改变,而她所预见的未来只是某种概率的可能。
   预见的未来和后来他们真正经历的未来是什么关系呢?预知这种行为本身又怎样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可以追问的还有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