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什么“娱乐圈的潜规则”

(2006-11-15 23:43:46)
分类: 原创·非虚构

这两天又有人在炒作什么导演与女演员上床的故事了。


最近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说导演黄健中与女演员张钰间的录音带丑闻事件,事件还在不断追踪刨挖当中。有人谈到了娱乐圈要警惕潜规则,一时娱乐圈的潜规则这个词儿像水怪鱼龙般在舆论的网中掀动,若隐若现,载浮载沉,似乎国内的娱乐圈水有多深。
看来,众说纷纭有时具有把一件简单不过的猫腻弄高深的妙处。要我说,什么娱乐圈的潜规则,这儿没有什么娱乐圈的潜规则,只有一切权力游戏的潜规则。它是一个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司空见惯的东西,像空气和粮食一样存在于我们周围。
所谓潜规则,当然就是不能明言、然而实际运作的一套游戏规程,明里的规则光风霁月、冠冕堂皇,真正运行的却是另一套——这种事儿在一切权力游戏中都有可能发生,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作为天敌)的原始生境中,它肯定就是权力这一物种的本能冲动。世界上凡有权力处,便可能有暗处的交易,执掌权力者自然希望用权力换取额外的利息装进自己的腰包;在分类学上,权力与变形虫同属,它们都倾向于不断伸出伪足、包裹新的目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权力,时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可能换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名导有挑选女演员的权力;
市长有挑选承包商的权力;
书记有挑选干部的权力;
教授有招研究生和评审成果的权力;
大学校长有招教授的权力(学校的工程项目也不少呢);
小学老师还有摧毁学生自尊心的权力呢;
电信局有单向或双向收费的权力;
编辑记者有炒作或冷落的权力;
《焦点访谈》有批评某一级别以下单位的权力;
春节晚会总导演有让谁一夜成名的权力;
警察有破门而入的权力;
看大门的有让你进不去的权力;
……
你难道以为只有标准定义的官员才有权力?按照我的观察方法,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体系,分工合作中的授权现象无处不在,一般来说,每一个人都被笼罩在他人的权力之网下,而他自己也执掌着或大或小的权力。这些大大小小权力的差异,只在于它来自多数人授予还是少数人授予,是多数人必须服从还是少数人必须服从,只在于它来源和辐射的半径不同。
当我们对名导利用选演员的权力攫取美色而愤愤不平,建议我们各自进一步扪心自问:我行使自己的那点权力时做到了一切按公开的光明的规则来办吗?在我的行业中有没有潜规则?
如果说寻租和变异是权力(和权力窃据者)的本能,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

希望是有的。一部分希望来自我们心中的理想、信念和自律,更有希望的希望在于,人们终将得以行使自己知道、评判和选择的权力,当每个人都能充分履行自己这方面的权力(哪怕是专门针对他人呢), 社会便形成了一张相互制约的权力之网。
其实黄张丑闻算什么破事儿,仅此本身,根本不值得我评论,让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明归明,暗归暗,炒作归炒作,想成名的成名去吧。他选演员的权力不是我给的,他选的女演员我可以不看,他拍电影花没花我的钱??中国电影的命运,中国人民的道德水准也不会寄托在个别人身上。
当一个社会的很多地方很多行业中,权力的寻租和变异黑压压遮望眼,那必是大众的某一些权力哑火了窒息了,整个社会相互制约的权力生态系统已经失衡、崩溃。

                                   (曾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