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需要上帝的技术支持

(2006-04-12 20:42:28)
分类: 日记与见证
和朋友谈起游戏,想起以前玩电脑游戏的日子。其实我玩得不多,但能深味游戏的魔力,我知道为什么有人会那么沉迷,也知道什么样的游戏能让什么样的人沉迷,虽然我玩得并不多。
一位大学时的好友曾对我说:“我们这种人不需要在一种生活或一个事物上花太多时间,因为我们窥斑知豹,我们能够举一反三,从部分洞察和预见全部的景观……”那时我们真是少年轻狂,自以为天才。
如今,旧友已成陌路,“天才”满面风霜,其实我们的猥琐、自私、平庸、无能与虚骄,与他人没什么两样。
如今,我已失去沉迷某一种游戏的可能,似乎玩什么都可以马上抽身离去,在日程表上根本没有游戏的份额。记得小时候看着父母整天劳作,做完这事做那事,对他们既感佩又同情,这样日复一日干活(做正事)而毫无玩乐的生活岂非望不到尽头的黑暗苦旅?他们怎么能够忍受数十年直至老去?
今天我大概也到了父母当年的境界。每天为生计前程为孩子家庭躜行而不觉其苦。我现在就是一头中年驴子。
没人爱没人理,不用扬鞭自奋蹄。
 
翻出这篇旧文,当时是给中国青年报一篇关于大学生沉迷游戏的报道配写的评论。在现实世界这场无法超越的游戏中,我像《帝国时代》中一位被卡在树林中的骑兵,进退失据,空自消耗——那是游戏的一个BUG。我的生活也存在BUG,谁来给我修正升级呢?我需要上帝的技术支持。
 
◆有一种游戏我们无法超越

    读了这篇报道,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些可怜的“孩子”!小时候多半没玩够。
    事实上,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内,从中学出产的好学生(高考英雄)以往多半玩得不够。我本人就曾是这样一个小时候没玩够的高考英雄,我上北大的时候看到那里遍地都是这样的“孩子”。
    小时候(从学龄前到中小学)没玩够,对人会有多大影响?我想,这就像某些人年轻时没好好谈过恋爱,不定到老大不小的某一天会“老夫聊发少年狂”,爆出骇人公案来。爱情与游戏,都是高等动物的天性,也可说是他们高等的证明:动物越高等,爱情和游戏的花样便越丰富。我猜想每个人一生中有一个合适的游戏总量(不同特质的人的这个数值可能不同),明智的原则不是刻意压制自己的游戏量到合适的数值以下,而应当合理分配游戏时间,在该玩的时候玩够。
    换一种眼光,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玩的冲动是始终需要人去克服的病毒,那么我猜想在该玩和想玩的阶段好好玩,能增加一个人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免疫学告诉我们,从小生活环境过于干净的孩子,免疫力往往比不上摸爬滚打出来的顽童。
    游戏的本能无疑需要自制的品质来制衡,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人通过自制和外界约束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形态(其中有适度的游戏量)。问题是人的自制力高低存在遗传差异,这些因为沉迷电脑游戏而丧失正常学业能力的大学生,无疑自制力较低,或者他们的自制机制(对游戏的免疫机制)被破坏了。
    以往玩得太少,憋得太厉害,可能是他们自制机制失常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对于大学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他们不感兴趣,也许有时到了厌恶和逃避的程度。我们很多学生从小开始强迫自己喜欢要学的东西,而不是被鼓励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很多人就忘记了自己到底热爱什么,而有的人到某一天终究会爆发——逃避或反抗。无论沉迷于空虚或充实的东西,沉迷是一种热爱的能力。
    我祝福他们找到另外的值得热爱的事物,早日安顿自己彷徨的心灵。
    我以为,真正要看清问题、帮助他们,必须具体分析每一个人的情况和困难。具体到电脑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其中有不少心理学课题值得探讨,国外已经有人研究互联网心理学并写出专著;最近有日美的专家发现,长期沉迷电脑游戏的青少年大脑某些区域会发生变化,他们都呈现出“游戏脑”的症状:对真实世界的人际互动反应迟钝,大脑β波水平严重下降……
    但我想表达一点:游戏无罪,网络无罪,电脑当然更无辜。对有副作用的创造之物,立马想扫除干净的思维方式是有害的——对网络游戏弊端的讨论,会不会演变成家长们对禁令和加强监管的大声呼吁呢?如果这样,我很遗憾。因为本人很喜欢玩电脑游戏,作为一个尚能自制的玩家,我愿意分析一下自己玩游戏的体验。
    首先,我非常喜欢电脑游戏中探险和幻想的因素。从小我就爱看探险、科幻和神怪小说,而在很多电脑游戏中这些探险、科幻和神话变成了梦幻般的可参与的虚拟现实,你想想这有多刺激?好的电脑游戏是可以锻炼人的幻想和空间想像能力的,也有益于培养探险精神。其次,我把电脑游戏当作智力挑战,从解决难题和升级过关中可以获得一种虚拟的进步感和成就感——一旦得不到这种感觉时,我便可以完全超越这个游戏,再也不玩了。
    因此,我提出对付电脑游戏瘾的秘技是:到现实世界中探险寻胜;一旦迷上一种游戏,就迅速把它“玩残”,与其心痒难耐,不如玩到它再无快感。迄今我还没遇到过有一种游戏,真的能让人迷上超过整整一周的时间——其实现在的电脑游戏都很弱智,你找到规律、识破关键之后就觉得没劲了。
    未来会不会出现具有高级情智、自身能进化、虚拟现实更加逼真的可怕游戏呢?最后终于出现一种游戏,让人类永远无法通过战败和穷尽它而超越?也许有那么一天,这就是《黑客帝国》的寓言。而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可能已经有这样一种游戏存在,那就是无限的现实世界和你热爱的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