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有性还是先有爱?

(2006-03-03 21:03:45)
分类: 原创·专题
     这是一位网友的问题。我想了一下。
     从物种进化发生史来说,应当是先有性,后有爱。性从出现有性生殖开始就有了,然后,从何种生物那里开始出现了爱情?从“为爱献身”的雄蛛或螳螂?从“万里寻夫”的大马哈鱼?从忠贞不渝的天鹅?抑或爱情是人类的特权?在灵长目人类的进化发生史上,性与爱的发生次序也应当如此。可能在原始人那里性多一些,爱少一些。
     从个体发生发育史来说,应当是先有爱,后有性。这个是有争议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倾向认为每个人很早便有了性冲动和性意识,按他们的说法,性在个体身心中的发生也是不晚于爱的。但我倾向于认为,在我们的身心中,爱的发生和成熟比性的发生和成熟要早,孩子几乎一出生便会爱了——他(她)很早便会爱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你会说,孩子对父母的爱与男女情爱不同,但我觉得这两种爱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都包含喜爱、依恋、独占、嫉妒等特性。而且,在性激素汹涌之前,其实男女就会萌动情爱了(俺小学4年级就“暗恋”过邻班的一位女同学)。这种情爱不必诉诸性,初恋的少年儿童只要能在放学路上看一眼对方,就能甜蜜好几天。
     真正精确地辨析这个问题,首先要精确地定义性与爱。此处不赘述了。
     性与爱的相生相克关系也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男人往往相信,好的性可以催生或通向爱。女性的想法则似乎比较复杂,她们的身心关系性爱关系往往比男人复杂。
     呵呵,姑妄言之姑妄言之。打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