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五彩生活 |
接亲
—婚事(4)
接亲是婚庆典礼的前奏曲,无这个前奏曲,婚庆的大幕就无法拉开。
对传统的接亲,各地风俗不一,比较普遍的是男方带着精美喜庆的花轿,携带礼品,将用红布盖着头的新娘牵进花轿,轿夫悠哉游哉抬着,乐手们吹吹打打唱着,亲戚朋友们兴高采烈跟着,完成从娘家到婆家的接亲过程。
社会的发展,变革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但接亲这种方式还是被沿袭下来。与传统的花轿有所区别的是,接亲的花轿换成了小汽车。每到周六周日,举目望去,街上到处都是接亲车队,在一辆花车后面,浩浩荡荡跟着8辆系着彩带或小气球的轿车,前后还有摄像车相随,大客车压阵,引得行人注目。当然也有另类,什么自行车队接亲、开拖拉机接亲、骑马接亲等等,也让人耳目一新。
接亲的行程只是一种方式,实质内容在与男方到女方家把新娘接走的过程。当新郎、伴郎及男方家人一行浩浩荡荡到达女方家庭后,如何进门?如何将新娘解出来就是对新郎的“严峻”考验:
进门的考验:敲拍新娘的家门,女方的亲戚朋友会设置难关,关紧大门,在门后提出“结婚后谁做主?”“谁管钱?”“这里做什么来了?”……新郎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引来满堂笑声,给婚事增添了喜气。有些新娘家有3-4道门,进去颇费一番功夫,道是难关重重,过后风光无限。
能力的考验:进了新娘的门后,只是初战告捷,要抱得美人归,还要继续接受“考验”。这种考验包括用歌声唱出自己求爱的心路;喝用辣椒、白醋、黄连、白糖混合煎熬的“酸甜苦辣”汤;寻找新娘的花鞋等等,在考验新郎智力的过程中,也换来围观者一阵阵笑声。
财力的考验:要把新娘接走,从进门到出门,关卡重重,障碍处处,新郎除伴郎及婆家的人相帮外,也需要“红包开道,金钱搭桥”。当有些关口不能迈过时,新郎就会不时掏出小红包相送,得到一些有益的提示,促使接亲过程顺利进行。新郎在整个接亲过程中,掏出的小红包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不过包里放钱不多,只是热闹而已。
当上述过程终于完成,新娘新郎双双跪拜在新娘父母面前,改口叫“爸、妈”时,新娘父母分别递上大红包,在合影中全家人融为一体。此后,新郎抱着新娘走出新娘的家门,搭乘着婚车,向幸福的彼岸驶去。
在结婚全过程中,接亲的过程是最轻松、最诙谐、最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