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
(2010-03-17 16:53: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杏林随感 |
两难选择
—医院那点事(4)
近期B医生有些郁闷。一晃在A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年多,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医生资格证的问题,医院迟迟未与他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不但拿不倒奖金,社会统筹五金也无法交,每月仅考一点进修补助费度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无奈。
B医生2006年毕业于一家医学院校的医疗专业,学历为大专,在外地打拼了一年多后,因家中两位老人年事已高,需要子女照顾,就回到本市,联系了一家小医院,从事外科工作。当初在与医院签合同时,由于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医院按进修医生处理,每月仅发给进修补助费600元,并讲明一旦B医生取得医师资格证,就正式聘用,享受医院规定的员工相关待遇,给予工资、奖金、误餐费、缴纳统筹费用等待遇。
从业务角度讲,B医生还是一位不错的医生,他对病人和蔼,业务水平也不错,对门诊外科常见、多发疾病都能恰当处理,逐渐博得一些病人的好评。A医院由于外科人手青黄不接,需要增添新鲜血液,也很想把B医生培养出来,并有一旦B医生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就马上派出进修,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思路。可问题就出在B医生一直拿不到执业医生资格证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执业医师法》,从199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而注册的关键在于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由于我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生越来越多,取得资格考试合格证的比例就越来越低。资料显示:我国2001年报考执业医师考试19万人,有13万人取得资格,通过率68.4%,到2008年报考人数增加389%,达到74万人,只有14万人取得资格,通过率下降到18.9%,呈报考率逐年上升,通过率逐渐下降之势。因为僧多粥少,医疗机构难于容纳众多医学学子,导致了职业医师考试越来越难。B医生到A医院后,在工作之余和休息时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复习考试内容,连续考试三次,每次就差那么几分十几分而名落孙山,叫人懊恼不已。
让B医生两难选择的是:继续从事医疗行业工作,但又迟迟拿不到医师资格证,就算付出极大努力,也不知何日才能通过。拿不到证医院就不会签订正式劳动用工合同,就不能享受相关待遇,每月600元钱怎么过日子;放弃当医生改行吧,专业不对口,也不会其他技术。同时在医学院学习四年,在医院工作四年多,也难于割舍对医学的一份情感。不好办!
让A医院两难选择的是:继续留用B医生在医院工作,B医生没有医师资格证,不能单独顶班,工作还要其他医生带,医院要考虑效益问题。同时B医生长期在医院工作而又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金,又有违反《劳动法》之嫌;万一出现医疗纠纷,医院也要承担非法用工的风险;不用B医生吧,合适的人一下难于招到,且B医生在本院已工作了三年多,口碑不错,又不好让B医生走人。难处理!
后一篇:胡 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