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环境污染的源头
“宜昌市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该市环保局昨日透露,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先后否定了8个选址不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环境功能区划的建设项目。(见10月13日《楚天都市报》),笔者阅后击掌叫好!
曾几何时,我国很多城市的环境问题未被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为了追求大项目、快速度、高税收,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审批通过那些对城市环境有着极大污染的企业上马,虽然企业增多了,税收增加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绩提升了,但带来的后果却是蓝蓝的天变灰了;清清的水变浊了;鲜鲜的花变蔫了;绿绿的草变黄了......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们,怎能不得病,怎能不抱怨、怎能不骂娘呢?
投鼠忌器,对于已经审批通过又已投产的污染企业,政府官员要么不想改变,如前几天各新闻媒体报道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叶大川副市长,在向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和监察部等国务院七部委组成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汇报时说,“在我们的水源保护区,没有工业企业,也没有污水排放。” 但督查组在实地检查时却发现,该市野马寨发电厂项目并没有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环评报告也没有得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脱硫设施建设滞后,严重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督查组同时发现该市工业污水处理存在问题,该市环保污染问题多多,性质严重。要么改变难度相当大。政府为了解决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做大量的工作,投资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岗员工要经受待岗、下岗、失业的折磨。。。用污染环境企业创造的利润(很多企业亏损,根本无法谈利润)来弥补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是远远不够的。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治理环境污染要从源头抓起。政府是控制环境质量的主宰,掌握着企业建与不建,建在何地,如何建设的生杀大权。你不同意,环境污染企业何以开工?环境污染又怎能发生?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只可惜政府有关部门为了种种原因忽视这个问题,有意或无意放任环境污染源的不断产生。在党中央强调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事不应该也不能再发生了。从这个角度讲,湖北宜昌市政府做到了立政为民,有所作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