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你炒股票62:分型、笔与线段

(2015-02-02 21:39:12)
标签:

股票

缠文

分类: 缠中说禅--股票学习

                           

    这一课开始从分型、笔、线段的递归来分析走势。缠论前61课已经完美,成功运用前61课,就可以开始屠龙之旅了。分型、笔、线段的课程是为了缠论的客观递归性与结构完美性而存在的。


   被质疑最多的就是均线过滤器与分型、笔、线段的学习顺序。均线过滤器是走势级别的初选,帮助我们直观地分辩级别。本课是缠轮的几何基础篇,分型、笔、线段及破坏的基本概念形态务必理解清晰。按缠博原顺序学缠论的角度可以给出分型、笔、线段另一种理解与划分:线段是次级别走势,笔是线段的次级别走势。线段、笔都可以用走势终完美来划分,分型的顶与底就是走势转折点。

 

    在宾馆里闲着等着10点开始的腐败,半个小时,找个面首来面首有点时间紧张,还不如给各位写个主贴,来个课程,耗费一下各位周末腐败的时间。

 

    瞧了一下,有位叫石猴的网友写了帖子来解释什么是线段,他的理解还行,但不够严密。其实,本ID的线段是可以最精确定义的,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一套几何理论,其有效性就如同几何一般,本ID理论当然有失败不严谨的时候,但这前提是几何的基础失败不严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本ID的理论。这里,就把本来是后面的课程提前说说。本课是缠轮的几何基础篇,分型、笔、线段及破坏的基本概念形态务必理解清晰。

 

    下面的定义与图,都适合任何周期的K线图。先看图中的第1、2,图中的小线段代表的是K线,这里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点。

 

 

教你炒股票62:分型、笔与线段

                图中1~7的基本单元是单根K线;第8第9的基本单元是本课定义的“笔”。http://s2/mw690/0018s3RWgy6PGxQ2MCd11&690 

http://s12/mw690/0018s3RWgy6TgFPaMEbbb&690


 

    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图2这种叫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看不明白定义的,看图就明白了,这么直观都不明白,那去和孔男人为伍吧。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http://s12/mw690/0018s3RWgy6PFKN43Oz3b&690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http://s13/mw690/0018s3RWgy6PFBOLm8I3c&690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而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但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地方要分清楚,因为结合律是必须遵守的,像图3这种,顶和底之间必须共用一个K线,这就违反结合律了,所以这不算一笔,而图4,就光是顶和底了,中间没有其他K线,一般来说,也最好不算一笔,而图5,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顶和底之间还有一根K线。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http://s16/mw690/0018s3RWgy6PGydp2X51f&690
http://s11/mw690/0018s3RWgy6PGuMqujEaa&690

http://s10/mw690/0018s3RWgy6PFBYsPsBb9&690

    当然,实际图形里,有些复杂的关系会出现,就是相邻两K线可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http://s15/mw690/0018s3RWgy6PFC7nyNM4e&690

    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所以,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http://s12/mw690/0018s3RWgy6PFCc679N0b&690

    至于图8,就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而图9,就是线段破坏,也就是两线段组合的其中一种形态。有人可能要说,这怎么有点像波浪理论,这有什么奇怪的,本ID的理论可以严格地推论出波浪理论的所有结论,而且还可以指出他理论的所有不足,波浪理论和本ID的理论一点可比性都没有。不仅是波浪理论,所有关于股市的理论,只要是关系到图形的,本ID的理论都可以严格推论,因为本ID的理论是关于走势图形最基础的理论,谁都逃不掉。http://s12/mw690/0018s3RWgy6PFCnurLZ8b&690

    不能再废话了,下面车来了,腐败开始,大家也腐败去吧。

 http://s4/mw690/0018s3RWgy6PFMOhvk7b3&690

http://s16/mw690/0018s3RWgy6PFMP09Mrcf&690

 

学习心得:

     补充两点http://s15/mw690/0018s3RWgy6PGuzAdVs6e&690     1、新笔定义: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

    说明:缠后续的章节中补充进来的,先把放它到这里。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新笔定义,许多情况都无法处理,尤其是在日线以上级别时。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缠师对于笔的定义并没有原来所定义的中枢、走势类型,背驰那么完美。虽然可以说是从浅到深,但我估计这后续关于笔的内容还有其他的一些东东也并不是自先就完美了的,是缠想通过数学化公理来进一步完美。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混沌的,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完美。就像缠论应用于每个人来做股票一样,每个人性都有缺陷,所以缠论体系在人们要操作的那一当下,往往有早有迟的。有时几秒钟就是2-3%的差距,尽管后来还是会涨或跌。

    2、线段的结束点,不一定是最高点或最低点。

 

http://s3/mw690/0018s3RWgy6PGvWQLaa52&690

http://s8/mw690/0018s3RWgy6PGvXEiy317&690



第一节  分型的几何定义

 
    任何周期的股票走势图当中,分型可分为顶分型和底分型两种,见图示①②,图中实体部分的最高与最低分别代表实际K线图中最高价与最低价。所谓顶分型就是第二K 线高点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高的;所谓底分型就是第二K 线低点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顶底分型左边两K线的最高与最低的区间称分型区间,顶分型区间的最低点称顶分型的下沿,底分型区间的最高点称底分型的上沿。
        http://s5/bmiddle/520f5d98x6cd7bcb23944&690               
                                
第二节  分型与分形的区别
 
    分型不是分形,分形理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有人用这分支的一些研究成果硬套到市场走势上,得出来的结论,没有太大意义。分型理论的逻辑,是直接来源于市场走势本身,而不是一个先验的,市场之外的数学理论。至于这现实的市场逻辑显现出数学理论的结构,那是另一回事情。世界,本来就是数学的。但分型理论,不是任何原有数学理论的应用,而是市场本身现实逻辑的直接显现,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区别。
 
第三节  K线模型的包含处理
 
一、处理包含关系的三大原则
 
    在实际走势图中一K 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 线的范围里,称为该K线被另一K线包含。那么在走势图中如何去处理这种的包含关系?首先要明白以下三个原则:
    1、结合律原则  结合律原则是该理论中最基础的,任何走势图形中不能运用交换律原则来处理。简单的说,第1、2 根K 线是包含关系,第2、3 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 根就有包含关系。 
    2、顺序原则  所谓顺序原则很简单,就是走势图中的K线在任何周期中形成都有时间先后。实际中先用第1、2 根K 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 线,然后用新的K 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 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 线去处理。
    3、方向原则  假设,第n 根K 线满足第n 根与第n+1 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 根与第n-1 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 根K 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 根K 线是向下的。
 
二、处理包含关系的法则
 
    明白以上原则后,那么处理K线包含关系的法则:走势图中,在向上时,把两K 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 线合并成一新的K 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 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 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 线合并成一新的K 线。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K 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
 
三、包含关系的几何意义
 
    用[di,gi]记号第i 根K 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 个包含关系的K 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 线,也就是说,这n 个K 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 个包含关系的K 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 线。
                           
 
第四节  分型结构的心理因素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由上可见,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所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所以一个顶分型就这样出现了,而底分型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第五节  分型的强弱区分

 
一、几何意义上的强弱区分(见下图1-5)



 
   
 
 
    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如果第一K 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例如,上海日线9 月17、18、19这三根K 线组成的顶分型结构。但,如果第二根K 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 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例如上海日线6 月18、19、20、21,里面有一个包含关系,但这包含关系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是最坏的一种包含关系。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 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 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 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例如上海日线5 月28、29、30。

 
转市场学生学长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64cea0100qxil.html
宽笔定义是缠师 2007-09-18 22:53:57在《忽闻台风可休市,聊赋七律说《风灾》》博文中提出的,具体相关内容如下:
 
    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
 
    下面简要图示一下,时间有限,也就不讲究什么美观,各位有兴趣凑合着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