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可乐加冰tomy4484
可乐加冰tomy4484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86
  • 关注人气:1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你炒股票29:转折的力度与级别

(2014-06-11 12:33:39)
标签:

股票

缠文

分类: 缠中说禅--股票学习
                                                                           
      从宏观的某一个角度(这个角度是因为研习缠论而开辟出的新角度)似乎能更贴近的感受到当下市场走势的脉动。如此而已。 这种微观级别的交易本质上就是技术性短差----投机性短差似乎更准确些,更重要的是因走势级别的降低,交易时所用的资金也必须相应地降低到与之匹配的微观级别——否则就违背了资金管理的规则。走势是分级别的,其背后最重要东西就是级别与资金管理有关,
 
http://s2/mw690/0018s3RWgy6JD31VSPD81&690
    在某级别的盘整中,或者说围绕某级别中枢的震荡、延续中,不存在转折的问题,转折一般是指趋势的转折.除非站在次级别图形中,才有转折问题的探讨。
 对于上涨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下跌与盘整;
 对于下跌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上涨与盘整。
 
 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这是个比较深的定理,给出了背驰和转折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是背驰,不是背驰段。而对于操作者来说,每次操作中能够当下的,只是背驰段,背驰段和背驰之间的关系,见附件《背驰和背驰段》,操作者对于每一刻当下的市场都是有着当下的分解的,当背驰确实发生,操作者对于当下的分解应该作如何的修正形成新的当下分解,就是这个定理要说的内容。因此这个定理不是用来预测的,是对于背驰发生走势分解方式的分类。
 
 该定理的证明有点抽象,估计大多数的人都没兴趣,那就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也大致知道证明的轮廓,更重要的是,这样,各位对走势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切的认识。例如,一个5分钟背驰段的下跌,最终通过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精确定位,(区间套的方法)最终可以找到背驰的精确点,其后就发生反弹。
 注意反弹只是一般的术语,在本ID的理论中,对这反弹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就是包括三种情况:
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
三, 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日线包括日线级别以上,可视为宏观走势;日线级别以下,则可以视为微观走势了。基于微观走势进行交易,无论用什么理论、招法、技术,在交易本质上就是投机性短差。
       对这三个情况进一步叙述一下:
        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背驰之前必然是趋势,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首先需要找出来,由于背驰已然发生了,因此这个趋势必然是结束的,如果背驰后的走势没有回到原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则会形成原趋势的新中枢,这和原趋势结束是矛盾的。特别注意,此时后面的走势分解还没有确定,实际上还处于原来趋势结束后的中阴阶段,虽然原有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确实已经扩展成为了更大级别的中枢了,然而由于走势的分解还处于很大的不确定之中,完全有可能这个更大级别的中枢没有作为更大级别的盘整参与到走势的分解之中,这种情况下的分解,往往是本级别的趋势+本级别的盘整+...);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在这种分解下,往往会需要利用走势的结合律进行重新组合,原来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和后面的走势形成了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而这个更大级别的中枢作为这个更大级别的盘整的中枢来看待,这就是这种情况下的走势分解)
         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这是最强的走势,往往对应着V型反转,这种情况下,原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为高一个级别了,然而再形成第三类买卖点直接转折,在走势的分解上,形成原趋势+反趋势)
 
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对于5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的情况,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考虑最后一个中枢的情况,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5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该背驰段出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5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的反弹,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这种反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展,该级别是扩展了,只是说明原趋势结束了,然而走势还未走完,还不能确定其后的走势分解方式。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展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http://s16/mw690/0018s3RWgy6JEvdaVlB3f&690
http://s3/mw690/0018s3RWgy6JD1wXCXE52&690
   前面说过,第一类买点是绝对安全的,第一类买点就是下跌趋势的背驰点。即使是这样一种最低级别的反弹,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买入获利,而且,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得特别少,很特殊的情况,但理论上,是要完全精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不幸碰到这种情况,在资金利用率的要求下,当然是要找机会马上退出,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了对于操作者来说,对于第一类买点的介入,关键需要看次级别向上走势类型的力度等,如果力度出现衰竭了,也就是如果次级别也构成了背驰,而还没达到之前中枢的DD点,那么最好离开,哪怕其后由于种种原因,走势回到了DD点之上。依然可以寻找买点进场,而往往来说,在底部形成一个大级别的中枢是大概率事件,这会影响到资金的运作效率。
 
 
  注意,这种情况和盘整背驰中转化成第三类卖点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反弹的级别一定比最后一个中枢低,而这种情况,反弹的级别一定等于或大于最后一个中枢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不难区分。两者的差别就是对于原趋势最后一个中枢扩展的影响。第三类买卖点,这里最后一个中枢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中枢,其后的次级别走势回到中枢就必然让其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了,而盘整背驰转化为第三类卖点是不会让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扩展的,要扩展,必须得在第三类卖点出现之后的次级别2个走势走出来,或者去形成9段的次级别走势使得原中枢级别升级
注:扩展是趋势背驰之后,对趋势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最小力度的回踩(必须要和中枢震荡有重合,哪怕只有一点点,另外,趋势背驰点下来,至少要是一个新的反向的走势类型或者说至少三笔),之后就继续沿着原趋势运动,此时经过回踩之后的中枢,级别就扩大了,构成扩展级别,注意,这个扩展级别中枢的级别,和第二种更大级别盘整构成的中枢级别,是稍微有点差异的,第二种情况构成的中枢,至少会是标准的高一级别中枢。
注:实盘中这类情况非常少见,注意不要把背驰后更大级别盘的第一段上与前中枢扩展混淆
 
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对应下跌+盘整)http://s5/mw690/0018s3RWgy6JBrvG1IUe4&690
http://s9/mw690/0018s3RWgy6JBrxhWKA18&690
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对应下跌+上涨)。http://s5/mw690/0018s3RWgy6JEvo83Awc4&690
这二种情况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对于上面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将出现5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或5分钟级别以上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注意,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搞混了。然而在背驰刚发生时,走势还未完全走出来,是无法真正判断是否会走出来下跌+盘整的方式的。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例如,一个5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
 如果走势的分解是5F下跌+5F盘整+5F下跌或上涨,那么就是第一种情况了
 注:更大级别的盘整,就是趋势背驰之后,紧接着是连续三个本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的中枢,相对于前面的趋势走势,是高一级别中枢,这个中枢的级别,一定会大于之前趋势所包含的中枢的级别。
 
有人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下跌+盘整”中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这里不妨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如,还是一个5分钟的下跌,那至少有两个中枢,整个下跌,最一般的情况就是a+A+b+B+c,其中的a\b\c,其级别最多就是1分钟级别的,甚至最极端的情况,可以就是一个缺口。而A、B,由于是5分钟级别的中枢,那至少由3段1分钟的走势类型构成,如果都按1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来计量,而且不妨假设a\b\c都是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么a+A+b+B+c就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http://s8/mw690/0018s3RWgy6JD4177Jtb7&690
 
 而一个30分钟的盘整,至少有3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1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个30分钟的盘整,就至少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
 

http://s1/mw690/0018s3RWgy6JD4blEOc90&690

http://s10/mw690/0018s3RWgy6RuPi528999&690



 
 这和上面a+A+b+B+c的数量是一致的。从这数量平衡的角度,就知道为什么“下跌+盘整”中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了,如果级别一样,例如一个5分钟的盘整,只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和9就差远了,也不匹配。当然,“下跌+盘整”中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而是上面说到的,如果该级别一样,那只有两种情况,下跌延伸或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和“下跌+盘整”是不搭界的。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如果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例如5分钟扩展成30分钟,那和5分钟级别下跌+30分钟级别盘整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大了,因为在“5分钟级别下跌+30分钟级别盘整”,也就是“下跌+盘整”中,下跌和盘整都是完成的走势类型,这意味着是两个走势类型的连接。而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的延续,还在一个走势类型里。例如,在上面的a+A+b+B+c里,如果B+c发生中枢扩展,从5分钟扩展成30分钟的,那么a+A+b就是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把a+A+b用a~表示,而B+c发生中枢扩展用A~表示,那么整个走势就表示成a~+ A~,其后的走势还可以继续演化,形成a~+A~+b~+B~+c~,也就是扩展成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下跌,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化,总之,是必须把走势类型给完成了,这和“下跌+盘整”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
 
 本ID的理论是对市场走势最精确的分析,严密性是建立在完全分类的基础上的。必须把所有情况以及其分辨了然于胸,才可能对市场的走势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如果本ID把这套理论出版,书名就可以是《《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本ID的理论的严密性以及对市场的意义,一点不比牛顿对物理的意义差,这一点,是必须逐步明确认识的。而且,本ID这套理论,是建立在纯数学的推理上的,完全没有发生爱因斯坦对牛顿颠覆等类似无聊事情的可能。多人不太理解缠师在这里拿牛顿作例子的意义,牛顿是将自然界的现象建立在纯数学的构造基础之上,至于是什么数学,是经典欧式空间还是非欧几何空间,不是问题的焦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顿做的事开创新工作,爱因斯坦只是用了更高级的数学替换了原来描述的数学而已不了解这一点,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本ID理论的,因此就会“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那么,怎么分别这几种情况,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
 例如,这次20070206的反弹,用5分钟背驰段,然后考察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背驰进行精确定位,可以极为精确地把握这个底部,而且在实践中,很多人按照本ID的理论都把握住了,那么,其后的反弹,第一波是1分钟走势马上回到从2980开始的5分钟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里,这样就意味着第一种最弱的情况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了,其后,1分钟的走势继续完成,扩展成一个5分钟的上涨,在20070207的11点前后,一个1分钟的背驰制造了上涨的结束,其后进入一个中枢的震荡中,这个中枢,按照本章的定理,就可以断言,至少是5分钟级别的,而实际上演化成一个30分钟级别的,这意味着,一个快速的5分钟上涨的可能就没有了,后面只有两种演化的可能,就是一个30分钟以上级别的盘整,或者是一个30分钟以上的上涨,至于哪种情况,就必须看后面走势的演化。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这是一种操作方法]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当然,如果是资金量特别小,或者对本ID的理论达到小学毕业水平,那么完全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看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不回补,就这么简单。[这是另一种操作方法]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本ID的理论小学毕业,否则,你根本分辨不清楚盘整背驰与第三类买点的转化关系,怎么可能操作?而且,这种操作,必须反复看图、实际操作才可能精通、熟练的。当然,如果真精通、熟练了,除了同样是本ID小学已经毕业的人,几乎没有人是你的对手了。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抄底时,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幅度最大的,所谓的超跌,应该以此为标准。因为本章的定理保证了,反弹一定达到DD=min(dn)之上,然后在反弹的第1波次级别背驰后出掉,如果这个位置还不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那么这个股票可以基本不考虑,实际操作中可以看次级别向上发生背驰或者盘整背驰的时刻,走势有没有回到DD点。当然,这可能有例外,但可能性很小。然后在反弹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试后买入那些反弹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的股票而且最好是突破该中枢的而且回试后能站稳的,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如果这走势类型出现盘整背驰,那就要出掉,如果不出现,那就要恭喜你了,你买到了一个所谓V型反转的股票,其后的力度当然不会小。至于如何预先判断V型反转,这就不是本章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程里才能解决。
 本篇中,说到的是个比较深的背驰-转折定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个定理的意义,这里对于一般学习者还得仔细交代几个事情:
    一、首先就是走势的重新分解问题,前面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之前的走势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的,而之前也说过,操盘最大的住念就是前面走势分解的住念,完全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一下打破之前的走势分解,然后就需要重新分解寻找操作依据了。
    二、缠师高度重视走势级别的涵义,这个定理的核心就是在背驰发生情况下,其后如何分解以及不同分解情况下的走势级别问题,当背驰转折中的级别超过你的操作级别之后,你是否还应该操作这只票,就涉及到自己的操作问题了,必须仔细跟踪。
 
学习心得:
   此章主要讲在确定出一买后的全分类情况和如何操作对于背驰后产生的反弹(即第一买点后)走势的论述极为详尽,务必弄懂。反弹走势从强度上可划分为三种:缠论的基本功在本章。背弛后的次级别走势和背弛前的中枢的关系,分了三种情况,对之后的走势分别对应强、中、弱。
 选股时,在下跌趋势背驰后,最好买入那些当下位置离开最后一个中枢DD幅度且最大的。即超跌的。反弹空间可能比较大的股票。
当反弹后形成背驰,先出掉。
出掉之后的回落仍在中枢ZD之上企稳,可以考虑重新介入。最好是ZG之上可以放心介入。
1、弱  势:仅仅达到中枢的最低点DD之上(股价大于或等于DD而小于ZD);
    2、次强势:到达最后一个中枢之区      (股价大于ZD而小于ZG);
    3、强  势:到达最后一个中枢上面      (股价大于ZG)。
   最有价值的是第3种情况。这种情况好多情况下会形成第2、第3买点的重合,从而强势上涨。
   顶背驰产生回调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级别这玩意,严格地说,只能从分笔递归上来,但这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系统提供不同周期的图,只能是粗略的模板,在一定周期图上,你的级别定义标准一致就可以了
     比如,若一个走势类型严格说是3f级别的,说他是5f级也差不多,说是1f级也马马虎虎,但说是15f级就很离谱了。相邻两个中枢到底是什么级别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比较两个相邻中枢是否同级。 
  
 
 
 
                           《背驰和背驰段》,
    无数人对于背驰和背驰段就是搞不清。说什么背驰之后到底反转多少把握不了,或者说背驰不一定保证转折。其实都是对于背驰和背驰段不理解的缘故,就像今天的行情,一个盘整背驰段最后被破坏了,估计很多人加仓后被套了,本修早已看出来今天的陷阱,因此尾盘最后才少量把昨天一早疯狂砸出去的仓位回补了一些,昨天送给多头的机关枪子弹还是要拿回来的,后面才有足够的子弹开火,不管是对多头还是空头。这部分仓位准备好买套,明天去用这仓位降成本,现在如果仓位过轻了后面的话语权就不大了。14:22的那一轮股指期货4000多手的打压也是可以在背驰段中能看出端倪的。

    背驰是什么?是确认已发生的趋势背驰,盘整背驰也是一样,是确认发生的。当然盘整背驰弱一些,趋势背驰强一些,盘整背驰一般用在大级别上,小级别不太好把握。背驰是不会当下确认的。当下确认的只是背驰段,而背驰段之后到底转折还是小级别走势的延伸去破坏了背驰段,导致不背驰了这是无法当下确认的。连背驰段后面一定转折是不能当下确认的,何况背驰导致转折是否一定形成区间套都是“患”的。背驰段可以当下确认,而背驰都是不可当下确认的,希望当下确认背驰的,其实都是上帝式的思维,希望把“患”变成“不患”。然而,“患”的依然是“患”的,“不患”的依然是“不患”的。
 
看看缠师关于背驰段的原文吧:
    “除非大盘有能力以最强劲的动力一口气走到6000-8000点,否则,这一段,在日MACD没突破前期高位之前,本ID只能认为现在是处在背驰段中,对于本ID来说,除非背驰段被破坏,否则一切就处在区间套的精确定位过程中。而要避免背驰段,就需要对日线的MACD走势进行周密的控制,这对于本ID当然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那些众多举重选手,能否最终完成,本ID会在轿子上好好看着,一旦他们弄不好,本ID就会狠狠踢他们两脚,给个教训这群面首让他们长点见识。”
 
“由于目前还没有出现明确的区间套,不能完全确认从4下来的这下跌就一定走完,而单纯从60分钟图看,这显然构成了一个背驰段,只是这背驰段没有得到区间套的精确定位去确认。不过,按通常的情况下,最终回拉图中3的位置是必然的事情,唯一需要选择的,是完美地完成区间套,还是就此直接上去了。”

    “今天的市场,在技术上十分简单,就是本ID昨天所说的那1分钟中枢的震荡,而要形成新的上攻,就要看是否形成该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然后,最关键的,因为从49开始的走势已经是标准的1分钟上涨,所以该上涨结束的信号,就是背驰,因此,背驰段能否被精确定位最终形成背驰,就是今后几天走势的关键。而且,这1分钟的背驰后是否引发更大级别背驰段的精确定位,则是今后几周最关键的问题。”
 
 “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出现一个30分钟级别的背驰,那么这个背驰至少把走势拉向该30分钟走势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会跌破或升破相应的高点或低点。注意,这种情况包括进入背驰段的情况,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在30分钟级别进入背驰段,当然,这个背驰段并不一定就演化成背驰,因为,小级别的延伸足以使得大级别最终摆脱背驰,这与当下的走势判断相关。”

    转折不一定需要本级别的背驰,但是本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转折,而背驰没法当下,只能去当下背驰段,而当下背驰段是否一定演变确认为背驰也是当下不能断定的,因此所有的转折都是“患”的,也就是没法找出转折的充分必要条件出来,能有个背驰导致转折的充分条件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这个充分条件中的背驰居然也是不能绝对当下的。因此,通用性的判别转折办法只能是“患”的,希望把这个“患”变成“不患”的,都是上帝式的思维。
 

 分析:

 

 以5分钟下跌趋势a+A+b+B+c为例,其中,A、B为5分钟中枢,a、b、c为1分钟或以下级别走势。c与b比较趋势力度,进入背弛段,然后,通过背弛段c内部的精确定位,找到背驰的精确点,其后就发生“反弹”。
    按照第24课的结论,该“反弹”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段的中枢里。另外,根据“走势终完美”,该反弹必然是一段5分钟走势,即至少包含3段1分钟走势。
以前学过:中枢的GG(震荡高点)、DD(震荡低点)、ZG(中枢高点)、ZD(中枢低点)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都是重要的支撑、压力点。
    由于这是下跌反弹的例子,所以,研究该反弹的力度,主要看DD(震荡低点)、ZD(中枢低点):
    1、反弹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B的DD,而不能达到ZD

http://s13/mw690/0018s3RWgy6JAxkH5lq8c&690这种只触及DD的反弹,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实战中也很少见,它将把最后一个5分钟中枢B扩展成30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造成原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这是转折的第一种情况。
    那么,为什么反弹触及DD,就一定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中枢呢?
理论上的依据是第20课的“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但是,这“定理二”是根据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用反证法证明的。要从直观上理解,还需要反复画一画并且到实际走势中去分析。
比如,在a+A+b+B+c里,a+A+b是一个5分钟走势,用a~表示;而B+c发生中枢扩展(从5分钟扩展成30分钟),用A~表示,则整个走势就可重新表示为a~+ A~,即a+A+b+B+c=(a+A+b)+(B+c)=a~+ A~。
   这里,A~是一个正在演化、形成中的中枢,它的第一段是B+c、第二段是反弹上来的一段5分钟走势、第三段是反弹之后即将下去的一段走势,这三段的重叠区间就是该反弹与DD的重合区间。前两段5分钟走势有重合,第三段也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合(在前两个中枢重合区间,第三段的一只脚已经踏进来了)。
    这个“最后一个中枢扩展”,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的延续,其后的走势还可以继续演化,形成a~+A~+b~+B~+c~,也就是扩展成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下跌,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化,总之,是必须把走势类型给完成了,这和“下跌+盘整”的情况是不同的(“下跌+盘整”是两个走势类型的连接,其中的“下跌”和“盘整”都是完成的走势类型,不存在进一步演化的情况)。
    另外,这种“c段之后的反弹只达到DD,而不能达到ZD”的形态,和“盘整背驰转化成第三类卖点”表面很像,这里,重点是要注意反弹的级别,不能一看到触及DD就认为是中枢扩展:
    “盘整背驰转化成第三类卖点”情况下,一般是c与b相比,5分钟并没有背弛,而是c段内部1分钟背弛了,因此,该反弹的级别是1分钟的(反弹走势内只有1分钟中枢)。如果反弹的级别是比次级别还小的,那就连三卖都不是了(类似的分析,请参见本人在第25课2007-01-23 15:28:03答疑中的解读)。
    “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情况下,由于5分钟背弛,必然造成前面a+A+b+B+c这个5分钟走势结束,而产生另一段至少是5分钟的走势,因此,该反弹走势的级别是5分钟或更大级别的。

    2、反弹不仅达到DD,并且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区间ZD。
它将造成两种可能:
    1、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下跌+盘整)——转折的第二种情况。此时,前面5分钟的“下跌”与背弛后的“反弹”这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成为“下跌+盘整”。
http://s9/mw690/0018s3RWgy6JBrxhWKA18&6902、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下跌+上涨)——转折的第三种情况。此时,前面5分钟的“下跌”与背弛后的“反弹”这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成为“下跌+上涨”。
http://s1/mw690/0018s3RWgy6JBrF1Sgwc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