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灸史终悟心得,一朝倾情合盘托出

标签:
艾而堂艾灸周楣声癌症 |
某艾友十年艾灸心得,艾灸新手一定要看看
心得一:
有口唇干裂的毛病,有一阵严重了,试用热敏灸的中枪(配合黑罩)灸了以下穴位:三阴交(双)、太溪(双),每天一次,每穴5到15分钟。共灸了2次,口唇不再开裂褪皮。
结论:三阴交、太溪补全身之元阴,水旺则锅不开,所以经云: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心得二:
素来体弱,长年感冒不断,病也不重,症也不断,甚烦。前几日忽重,随用热敏灸枪灸之,方法如下:曲池(双)
,手三里(双),合谷(双),外关(双),
灸了2次感觉不错,特此介绍给大家。曲池者,强壮穴也,又有清热之效(本人阴虚火旺故取),一般只在风热感冒时取之;手三里是我平时灸时无意中体会到得穴位,其作用应同足三里,我每次灸此穴时热感可电传至三间、合谷!怪不得叫三里啊!厉害,古人诚不欺我哉!接着说,外关调三焦,合谷理头面,道理不再赘述。我深爱灸法,因其好操作,更因其无所不治,还兼有拔山之力。
心得三:
灸法中效力最强者化脓灸,非瘢痕灸(化脓灸)及隔物灸次之,悬灸又次,用某些灸盒则效微矣。化脓灸,起陈疴、决生死;发泡灸即非瘢痕灸,去大病,再延寿;悬灸者,寻常病,随手治也。化脓灸,用3年以上的陈艾绒,直接放在要灸的穴位上,待其燃尽更换一柱再灸,灸后在1个月内所灸处化脓(无菌性化脓),等脓干、痂掉,则病除。此谓之化脓灸,古时每壮艾绒大的底是阔1厘米左右的圆锥体,小的艾柱俱称为半粒米大。不用拔罐贴药的,量足了它自己出脓,实在不出,吃点发物发之足矣。
心得四:
喜欢灸法的灸友们可看看陈百川先生所著的《热敏灸艾灸秘笈》,
心得五:
风寒感冒,速灸双合谷各30分钟,即效,多次的体会。说的办法是效速,我各灸了10分钟,就好了大半。凡是家有老人、孩子的我真心劝你们学学灸法,钱不钱的另说,副作用为零,效果又神速,老人孩子少受苦啊!
心得六:
宋·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云:“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此法简效宏,乃吾等之福矣!
心得七:
大椎,为强壮穴,主一身之热。凡属热病皆治,比如退烧,有点刺出血加罐的,有针刺的,有刮痧的,不一而足。我曾在某网站见一帖,用灸盒灸大椎,手持灸枪灸天突(见下图,注意:灸天突,必须要用热敏灸枪,明火无烟,如果用普通艾条,烟雾大,呛人,不可久也),共计半小时,咽疼大减,咳嗽顿止。

冬至白天老妈吃了些姜片,晚上回家后兴起给老妈灸了一柱,约30分钟半小时后,老妈说感觉四肢都有凉风外走,效果不错。立春当日,也小试一下,效果同上。我曾经让母亲连续灸了几天的涌泉,母亲说,灸时感觉到热流从后背上头了,呵呵,可惜母亲未能坚持下来。
灸者,久也,从火从久之意,功到自然成啊。
心得八:
下面谈谈我化脓灸关元后的体会。
因本人以前是阴虚体质,又疏于调理,渐至腰疼,3年前得复发性口疮,所以暗思应为肾虚腰疼。随吃了几十副中药,仅仅显效而已,心中烦闷不已,又想经云:若要安,丹田三里不要干。随用芝麻大的小艾绒在关元灸(呵呵,怕疼啊),大概7壮也就10分钟就结束了。起身一走,呵呵,腰不疼了。想第一次用艾条灸治口疮,只在涌泉灸了大概20分钟光景,第二天花生米大的口疮小了一半。心中大为感慨,这才是应了祖宗的话:火有拔山之力啊!
这2天我用黄豆大的艾绒,每天灸30壮。第一天灸了20壮,灸完神清气爽,浑身是劲儿。呵呵,怪不得说肾为先天啊,这是人的能量库啊!
我不同意某些人说:灸关元是透支先天之说。试想《扁鹊心书》中述,一匪年90而人道不衰(咱们灸可不是为了这个啊,呵呵),难道他的先天就无穷尽?最近(忘了在哪)看到有帖子说:关元沟通先天和后天。
心得九:
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不需要!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可在这两条经上按压时并没有明显的痛感,这时,你左右两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为人体经络左右都是对称和一致的,但患病时左右经络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痛感明显的就代表着病偏向于哪一边,这也说明了你这条经络的气血不足,反应迟缓,这时的治疗以食疗为主先,补足气血,同时在这条经络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块,是否多出了一块肉,是否比别处微微凸起,然后重点搓揉这个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视了最痛的那一点,治病效果绝不会好。
欢迎交流,微信,13708997480
前一篇:关节疼痛这样灸(附案例)
后一篇:艾灸治疗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