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走散记 |

当然要趁跑马好好看看一座城。巴塞罗那对我而言,关键词有三个: 高迪、巴萨和奥运。除去跑马,我们的行程基本也是围绕这三个主题规划的。
高迪的作品看了三个: 圣家堂、桂尔公园、巴特罗之家和米拉之家。
圣家堂的确非常震撼,繁复而精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赞叹。解说也详尽,走走听听看看,不知不觉就中午了。登了Passion Tower,可看的不多,感觉就是走台阶去了……






桂尔公园感觉一般,走上去倒是颇为费劲。当年这个豪宅项目的选址背山望海,气象不凡,可惜意识过于超前而烂尾了。高迪住宅博物馆也收费了,内容不多,但对于了解高迪和这个项目还是有帮助的。另一个收费区网上评价不高,我们就没进去,在外面拍拍照就好了,所以标志性的五彩蜥蜴也没有看到真身。




巴特罗之家印象最为深刻,建筑设计本身充满童趣和奇幻色彩,导赏用了很多AR+VR技术,与建筑氛围相得益彰,虽然建筑在修缮,却一点儿也不影响参观体验。






米拉之家与巴特罗之家有相似之处,但游览体验一般,可看的地方少,阁楼部分总结了高迪的主要作品,但对这栋建筑本身介绍不多,参观的互动性也不强。





虽然不做球迷很多年(当然当年也只是个伪球迷),但既然来了巴塞罗那还是要看看巴萨的主场诺坎普。本来预定了个导赏团,但突然通知说有活动要取消,所以就改订了自己游览的basic tour。
语音导览很详尽,还时不时出个题考考你。博物馆的展出内容把俱乐部的发展史和西班牙的近现代史结合,让伪球迷涨了很多知识。展览随处可见梅西,让克鲁伊夫、马拉多纳、大罗、小罗等顿时没了存在感。



参观不仅有知识性、趣味性,还有揭秘性——游客可参观球员更衣室、新闻发布厅、球员教练席、观众席、VIP包厢、电视台转播室等,台前幕后尽展眼前。




最后的纪念品商店也是极尽奢华,上下共三层,衍生产品目不暇接。各处还有摄影服务,通过技术手段,想跟哪位球星合影就跟哪位球星合影。整个tour把球队的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令人啧啧赞叹。

我对奥运会的印象始于1992年的巴塞罗那,对巴塞罗那的印象也始于1992年奥运会。小时候也有过当运动员的梦想(当然更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所以,此次来巴塞罗那怎能不去蒙锥克体育场朝圣呢? 体育场位于马拉松的起终点之上、加泰罗尼亚美术馆之后,依山傍水,风景独好,看到当年的火炬台颇多感慨……


当然,我们还去了一些打卡必到,比如走街、哥特区和各种分不清的广场……有阳光,有微风,有色彩,有无处不在的狗粮……这是一座让人觉得美好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