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河往事原作者:李爱民(渑池)
(2021-01-04 07:11:06)
标签:
渑池 |
分类: 仰韶文化 |
从我们家向南翻过陇海铁路,穿过南菜园,有一条河,我们叫它“南河滩”,也叫“南大河”,后来查志书知道它名叫“涧河”。涧河发源于陕县西北大深山,蜿蜒曲折流到了渑池,再往东,经义马,新安县,到洛阳与伊洛河交汇,最后注入黄河。
童年记忆中,涧河河面宽广。涧河在南菜园河域分南北两股,中间有个小绿洲,上面芳草萋萋,每逢大雾天,景色正如诗经上所写的:“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洲上很多蓼草,开着一串串粉红色的小花,让人浮想联翩。北边河水不算深,也不太宽,我们一群少年常在此洗澡游泳。往北有个小坡,上去就是我们南菜园。岸边长满各种水草,人们常在这里掏螃蟹,但运气不佳时会能掏出个癞蛤蟆或者小青蛇,吓人一跳,我从来不敢掏。
南菜园西边是房水所,过滤涧河水,六七十年代渑池人吃的都是涧河水。房水所东边有个水泵房,房后有个深水坑,用来储蓄涧河水,抽水浇菜地。抽出的水里经常有蚯蚓甚至小鱼,孩子们经常在水泵房周边玩耍。我跟着爷爷在菜地干活时,经常从引水渠里逮些冲上来的小鱼,能开心一整天。南山坡上,有片桃林,李子树林,夏天我们经常上去偷桃、偷李子,看园的老曹一身武功,我们很怕他,但又经不住桃李的诱惑,照偷不误。小绿洲南边水很深,尤其西南边河中央有块大石头,石头下面水很深,和西南靠南坡那块水域一样,都有旋涡,防不胜防,几乎每年夏天都有淹死人的事情发生。后来修了杨村铁路,建了大桥,旋涡这地方变成了桥墩。加上水质被污染,洗澡的人越少越少,很少听到有人溺亡了。
杨村铁路,往北还有个西洋桥,那是陇海线专用大桥。桥下涧河水又宽又深,夏天仍有胆大的少年在桥下河段洗澡。旧时夏天经常刮,波浪翻滚,洪峰最大时曾漫过陇海铁路。一到刮,滚滚浊水翻卷着,水里面有从上游刮来的牛羊猪狗,还有木料,甚至还有死人。也有一堆大鱼被泥水呛得在水里垂死挣扎,有的大鱼都奄奄一息了。我爷爷会游泳,曾跳到水里亲手抓过一条一二十斤重的大鱼,全家人狠狠过了把鱼瘾,爷爷也有了下酒菜。总体上,人们还是怕刮,有时天气晴好,上游下起暴雨,涧河渑池段一样会刮。孩子们夏天在河滩玩,得牢牢操心,弄不好会祸从天降,丢掉小命。西洋挢北边还有个泛水泉,泉不深。积水形成的小水潭清澈见底,泉水甘甜爽口,父辈们也经常来这里挑水做饭。泛水泉北折再向西,南边是林业局的育苗基地——苗圃,我们叫它“树园”。
我哥们陈建军家曾在树园东南口住。我小时给家兔拽草,经常去树园。树园北边涧河水面较宽,但不够深,特别适合洗澡游泳。三伏天气,河里煮水饺一般,水面上净是赤条条的人。学校为了我们安全,经常派老师到南河滩巡查,涧河河段太长,老师不可能都去到。就用手指在我们胳膊上轻轻划一下,有白道道的,就是跳河洗澡了,后果是挨训或找家长。不久我们想出了应对之法,在河里洗完澡后用土坷垃在胳膊腿上使劲涂抹,这样老师就划不出白道,无法判断是否游泳了。
苗圃西是小西关段河域,那边远,我很少那儿玩。除了苗圃段,南菜园段涧河,往东老龙洞河段方向,摆一行大石头,我们叫列石,相当于石桥,方便来往的人们过河。列石只能天晴时用,刮大水时,石头就淹没了。路人便淌河过,反正水不是很深。老龙洞下面,也有股泉水,是从山石缝里流出来的,下面长有很多野生水芹菜,水菠菜,人们采摘回去炒菜吃。还有许多泔子泥,挖回去可以做各种泥制品;吸水石,捡回去,上面撒点谷子,不久长出绿草,成了奇美的盆景。列石旁边,夏夜是成年男人洗澡的专属河段。尤其月夜,河面上很多男人洗澡,还夹杂一些小孩,跟着大人来的。
月光下,人们在水中一边说笑,一边搓澡,洗去了一天的疲惫。老龙洞往东,是东河南和龟山,再过塔泥就进入义马境内。
我记得塔泥那段河面很宽,南北向流着,这个情景时而还出现在我的梦里。冬天的涧河结着厚厚的冰。那时天比现在冷得多,冰层很厚,那时没有专门的滑冰场,人们也没啥娱乐,冬天在涧河上滑冰,也很受欢迎。滑冰的人主要是十几岁的孩子,冰面很结实,一般没有什么安全事故。从未听说有人滑冰掉到河里的。不过我这人手脚笨,也胆小,不敢去。等到南雁北回,春暖花开,涧河冰融化了,水就变成鹅黄色,水中游来一群群蚂蚁般大小的鱼仔,箭一般地在水面上穿梭巡回。同时水面上还浮着许多蜒碎和小蝌蚪,交织成一幅天然的涧河春水图。孩子们逮不住鱼,就只能抓些小蝌蚪,放在脸盆里或者瓶子中,看它游来游去,也十分满足。胆大的孩子会到河边掏螃蟹,我怕夹,从没掏过。
河边时而还有老鳖,但很少人能捉住。河岸上有许多石头,那是女人的世界。每天都有一大群女人挎一大篮衣服,拿个棒槌,在河滩边石头上洗衣服。我也经常和母亲一块来,母亲洗衣服,我在一边玩水。对面南坡涯上一簇簇,一串串,白色的,紫色的,粉红的花儿,如霞,如云,如梦,如幻,我有时感觉进入了童话世界。妈妈心情好时一边洗着衣裳,拿着棒槌,捶打着厚大的被里被面,床单;一边还给我讲故事,教我说懒老婆之类的童谣。河边,黑蜻蜓小飞机般地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停在河里的石头上,偶尔还有老鹰在西南边山头上盘旋,翱翔,搜寻着猎物......傍晚山腰小洞里还能看到猫头鹰,河面上时不时有一群群野鸭子游动,在河上飘着,或扑闪着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
四处蛙鸣悠扬,蝙蝠在山上飞来飞去,鱼鹰在水面上掠过,涧河的夜景一派天然。如果恰逢月明星稀,只看见一轮明月从东边龟山,向西缓缓移动,静静听来,大自然宛如在浅吟低唱。
农忙时,涧河上南大岭环山公路上,交完公粮,农民们正欢快地回家,铁轱辘牛车,吱吱扭扭,又仿佛在唱着丰收的歌谣。牛车上一盏盏马灯,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不断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秋天到了,涧水变成墨绿色。春天的小鱼,这时长大了,有筷子那么长,开始成群结队地向东游去,或潜入深水底,它们准备过冬了。这时,涧河又形成一大美景:涧水秋波。无论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站在南坡顶上,俯瞰涧河,弯弯的河流在阳光普照下,流金溢彩,婀娜多姿;哗哗的流水声像大地在演奏一段优美动听的乐曲,美得让人魂不守舍。
近十年,渑池县切实把涧河治理提到日程。政府果断关停了一些污染企业,尤其在涧河小西关河段,建成涧河生态公园。如今湖光山色,杨柳依依。鸟语花香,亭阁伫立,成为渑池人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采取污水分流,分级治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涧河两岸,一定会草长莺飞,百鸟齐鸣,久违的鱼儿,鸟儿,花儿,草儿都会重归涧河,自由生长。
涧河将成为美丽渑池、生态渑池、宜居渑池的重要地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