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2020-08-02 20:19:41)
标签:

嘉应观

武陟

焦作

黄河

分类: 我的旅行

参天古柏与红墙碧瓦交相辉映,来到这里你仿佛走近了皇宫。嘉应观的古香古色就是显示着皇室的威严。嘉应观作为黄河文化的文化代表作,它不仅仅是祭祀黄河的庙宇,更是记载历代治理黄河的见证。

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嘉应观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距焦作市区35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耗银283万两。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这也就是使用红墙碧瓦皇家色调的原因。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嘉应观建筑规模宏大,坐北向南,沿中轴线依次坐落有山门、御碑亭、严殿、中大殿、恭仪亭、禹王阁。中轴线两侧则对称布有掖门、御马亭、钟鼓楼,更衣厅、龙王殿、风雨神殿。

东院为河道御署,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西院是道台御署,是地方管理河务的机构。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山门就是进入嘉应观的大门,大门肃穆庄严,蓝瓦红墙就已经映入眼帘,檐下的五踩重昂斗拱显得极有特色,外檐上的木质彩绘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斗拱上方门牌上由雍正皇帝书写的“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

  由山门进入嘉应观,东西对应的是传统的钟楼和鼓楼,这都是按照皇宫建制而建设的。钟楼二楼高悬大铜钟一口,饰河涛、堤防、堤坝等纹,钟身有八角,依次敲击声各不同,称八卦定音钟。传说此钟一敲,声音能传到开封府。平日晨钟暮鼓报平安,遇汛情则钟鼓齐鸣,召集军民防洪抢险。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钟楼

 钟楼、咕噜中间即是镇观的御碑亭,御碑亭的柱子上有对联。上书:“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据说当年黄河从上游出了黄土高原后到了中原地区,泥沙沉淀,河床高出武陟县城数米,黄河决口经常发生。如果在武陟县决口,黄河水一路北上,没有遮挡,北京就要受到威胁。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御碑亭后面,依次是严殿、中大殿和禹王阁。严殿是文武百官沐浴更衣之后祭祀之前等待休息的场所,雍正御书匾额“嘉应观”就悬挂于此殿门首,历经悠悠岁月,颇显沧桑。

中间供奉的是嘉应观第一任道长——牛钮。他是雍正的皇叔、治黄专家,武陟堵口修复的方案主要制定者,功劳显赫;大殿两旁供奉御封四家大王:南宋的金龙四大王谢绪、明代的黄大王黄守才、清代的朱大王朱之锡和栗大王栗毓美。这四人都是各自时期的治水名人。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禹王阁雕栏楼阁,典雅华贵。阁前有一碑为水清碑,也叫灵石碑。轻轻一击,灵石碑声若铜磬,蔚蔚动听。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在嘉应观里面,还有更重要的资料都在嘉应观治黄博物馆里面。它记载了历代治黄的故事资料,文物。更重要的是它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的重要文献。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解放后,在毛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下,党和政府加大了治黄投入,取得了60年黄河没有决过口记录。现在黄河小浪底工程的竣工更使黄河成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了。嘉应观,一座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的道观


从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黄河变得安全了,成了造福人类的大河,2019年国家沿黄流域生态发展保护会议在郑州举行,保护好黄河母亲河,发展黄河生产文明,讲好黄河故事,新时代,黄河流域将成为经济振兴,文化蓬勃发展文明之河。

杜明松 2020年8月1日于郑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