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渑池县仁村乡
,乡政府后边有一座
卧虎山,又叫磨河山距离仁村一公里,坐西朝东,.它犹如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惟妙惟肖!南边是它的头颅,北边是它肥大的屁股.中间有三道山凹,象极了它的肋骨.有趣的是南边山上有对称的两个山洞,那无疑就是老虎的眼睛了,天工开物,鬼斧神工.人们说这是老君洞,据说太上老君曾经在这里炼过丹.也有人说,这两个山洞连着大海,你只要往里边丢上几个石头,过一会儿工夫,你就可以听到石头落水的声音.还有更科学的说法就是山下边是一个大溶洞!藏量非常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传说里面这个洞是和相隔20里外的北坻坞的石河相通,坻坞河水一涨,磨河山半山腰水就流过来了。
人们传说很早很早的时候,一个放羊放牛的孩子,他有一天忽然听到一个巨大的声音在瓮声瓮气的问着:开不开?开不开?开不开?......孩子当然是孩子,他不知道怎样回答:就回家问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告诉他:你要是再听见这样的问话,你就说开了!可是很遗憾,孩子再没有听到这样的问讯。
后来,人们听说,那是神仙看中了仁村这个地方,想在这里住下来,安营扎寨,所以就一遍遍的问讯。也就是现在的一种民意调查吧,可是人们竟是这样的冷漠冷淡!所以神仙一怒之下就跑了。它跑到现在义马市的石佛,也就是鸿庆寺,想在这里住下来,可是这里没有仁村的山水好,神仙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它就在鸿庆寺的山上哭着骂着,石佛就是神哭的转音,神仙哭诉的地方就是噘山!神仙哭足哭够,噘(当地话骂人)足噘够,一气之下又跑了,它一口气跑到洛阳的龙门。这里的山水一点也不逊色,所以神仙就住了下来,虽然神仙跑了,但是潺潺的碧水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从老虎的嘴里喷薄而出,长流不息。
在仁村村能听到它排山倒海的声音,澎湃高亢,象黄河的怒涛,更象一挂纯洁的白练从山上挂了下来。村庄和平宁静民风淳朴,小桥流水人家,绿水如诗如画,当然这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从仁村往西都是西高东低。山洞中水自然往东流。仁村西边坻坞有座山叫龙虎崖,坻坞河的水就是通过地下岩层渗透到了仁村。
民间传说:水不伺候坻坞,水伺候仁村,所以仁村山明水秀,早在60、70年代,坻坞人想拦截地下水,在当地修了水坝,封了流水口,但是,水还是会穿越山洞流走,他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所以只有放弃了,尽管他们不服气,想战天斗,,豪气冲天,可是无可奈何。仁村水库就是依靠半山腰的流水,修建于20世纪大集体的60年代。
临磨河山,70年代初,国家为了备战,在山根修建了红原机械厂,即632军工厂。有这么一眼大的泉水,又加上军工企业的神秘感,传说632厂挖空了大山做备战用,其实632只是一个通讯设备企业。90年代仰韶集团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将632,744两个军工企业搬走后的车间用做建设酒厂生产车间,仁村又曾经红火了6,7年光景,后来随着仰韶酒厂的萎缩,厂房又被闲置了。
(杜明松正在整理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