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03923312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20单休行走—D宁海箬岙古村
(2020-10-10 22:17:46)
标签:
旅游
宁波游记
分类:
2020年
在宁海县城看完三个民俗博物馆,出来看看下午三点多,时间还早。咱习惯一般出行相对远点地方,都先做下功课有目的的前往,而且附近可以游玩地方都有所了解做个机动备份。宁海附近有多个可去的自然和人文景点,相对县城比较近,
离县城20公里
的有个箬(ruo)岙古村。
按导航指引,经过刚才去十里红妆博物馆看到的两侧有檐廊的大桥,穿过凤山隧道往东边海边走。这条路以前去蛇蟠岛和前童古镇时走过一次。在穿过山顶有沿海风电场的枫槎岭隧道后拐上往一市镇的村道。镇里正有特产集市卖的是宁海特产白枇杷,新鲜采摘,价格实惠,口感甚佳。
穿过镇子,翻过一座小山进入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谷,路边有路牌“中国传统村落箬岙村”。山谷入口有水塘和小庙,地理位置和我们以前去过的岩下古村颇为相似。
箬岙村在网上名气很小,原来也没专门计划前来,这次顺道来看看却是小小的出乎我们的意料。虽然这里也保存下不少古宅老屋,但也都是相对普通的民居和祠堂。不过村子整体环境不错,村中也正在进行一些老宅修复和规划开发,但总体还是一个很自然纯朴的浙东沿海传统村落。网上查其历史却是颇有由头。
箬岙村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耕读渔村,也是国家公布的
第四批
中国传统村落。
历史上箬岙村旧称“东城”,因其位于台郡东方之边陲,曾筑城以御寇,故名之。
箬岙村最早的住户是明朝永乐年间外迁徙而来的,经过几代人的垒堪筑砩,垦地造田,逐渐形成一个较有规模的村庄。此处海滩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两宜,箬岙先民又善于经营,故自明朝中期后,箬岙已成殷富之地,农、工、渔、商等行业均很发达。明、清两朝里,箬岙人在外村开设了5所田庄,在一市街设有店铺和钱庄,有数百条商船(三桅白艟船)往来于上海、福建等地,因而富甲一方。
到了清朝初期时,为断绝对台湾郑成功的物资供应,清政府颁布“迁海令”,沿海居民悉数内迁三十里,且禁止船只出海,以达到“坚壁清野”的目的,箬岙开始败落。当时箬岙全村携老扶幼被迫投奔他乡,在外地流落二十多年。后来由于郑成功降清,海禁撤销,箬岙人氏褚彬儒多方联络族人,返回故土,重建家园。一度被荒弃的箬岙,这才又焕发生机。
箬岙曾经有植桂、引之堂等五个书院。其中三个是学堂,两个是专门作为接待用的。现在引之堂已成了老人活动场所,植桂书院成了民房。箬岙的古民居多属清代建筑,为典型的江南古民居,其外墙、台门、道地、风火墙以及房子的斗拱、月梁等建筑都很精细。精雕的石窗就有上百个。 还有雕刻精细的斗拱、雕有龙凤等吉祥物的月梁牛腿、浮雕的照壁、用两颜色卵石镶嵌成的道地,等等,只可惜整体保存完整的不多。村后还有块叫“太婆坛”的草坪,现在是村民休闲的小公园。
宁海县城不大,地形起伏,老城区多还保留70年代后县城老楼房,很多正在拆迁中。也是Y情缘故,虽然基本已经没人戴口罩,但很多店铺都未开门,路上人车也不多。
穿过前方风槎岭就是东海之滨,现在多已围海成田,宁海三门一带的青蟹颇为有名。原来曾经是海匪据点的蛇蟠岛现在与大陆早已连成一体。
逛完箬岙古村,感觉确实整体风格包括现在修复和规划都和岩头古村颇为类似,也是同样还较好保持原生态的烟火气,基本没有啥商业化,很适合咱这样的休闲游荡。原路返回经宁海新城区上高速返回。一天走了三个展馆和一个古村,内容还是很充实,宁海为代表的江南十里红妆
传统
及
文化得以很好的展现,只是如果三个展馆能加以整合,游览效果应该会更好。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20单休行走—C宁海十里红妆文化园
后一篇:
2020端午苏州逛小园——A1苏州荷塘月色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