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四川游记 |
分类: 2018年 |



前面这个挂车一路鸣着汽笛超车拐弯,后面车箱两边甩,幸好我及时刹车让它,否者必定被刮上。送了他几句亲人的问候,也只能仅此而已。

看着对面山上之字形的山路,想着后面的道路估计也是如此,不由愈发提醒自己要小心驾驶。



路边山坡上长着很多仙人掌,昨晚老婆看的仙人果就是长在这上面。干热河谷,这也是做功课时知道的,怪不得昨晚泸定下着雨还这么闷热。

修建中的雅康高速泸定到康定段,真心不容易。

在山谷间爬升拐过无数的弯,一转眼,康定到了。泸定到康定用了一个小时多点,没想还挺快。但康定也是夹在几个山谷间,和我想象中的蓝天白云,草原环绕的“跑马溜溜的山上”中的康定城很是不一样。





开始看到有骑行者。


因地形受限,康定城区也是只能向山谷坡地延伸,感觉和重庆很是类似,后来经过的雅江、新龙、白玉、德格等无不如此,地里条件最好的是甘孜县城。从康定城边就开始爬坡,而且坡度非常大,大小车辆也是非常密集。从城区一路上行就爬到了进藏第一山折多山垭口,原来康定就在折多山山脚下,还以为总归有段距离。所以看再多攻略也不如实地一行。





康定出发的骑行者人车服装都还比较光鲜,等到了后来再看到的骑行者一个个皆是灰头土脸。这时候看到这些骑行者大家还仅感到敬佩,后来再看到那就是仰慕了,真心不容易,这后面一座座大山路况条件和距离一个比一个难度大,开车都吃力何况骑行了。


总算看到了垭口,当时还没想到这是什么山。


山顶正在修隧道,估计明年就快通了。来前就知道现在川藏很多高山都打通了隧道,比以前翻越垭口安全快捷了非常多。但以前以为和内地隧道一样,在山脚就打洞基本不用爬山。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川藏线的高山隧道基本上都要爬升到三分之二甚至更高才有隧道,但即使这样比没有隧道走老路过垭口还是方便很多,起码节约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危险系数也是大为降低。后面我们从马尼干戈往返石渠,中间海子山隧道没通,翻山的那一段土路很是让我担心了许久。如果没有这些隧道,像雀儿山等走老路的话,这次行程远不会这么顺利。当然也说有了隧道原来自驾的乐趣和挑战以及过垭口欣赏的景色就少了很多,但给我如果是长途自驾的话百分百还是选择隧道。


接近垭口,气温也一下由昨天的30来度到今早20多度下降到只有2、3度,回来时没走这里但听说折多山已经下雪了。垭口有收费停车场,10元/辆。以前看攻略经常有垭口停车被当地人收钱,其实有规范的停车收点钱大家也多愿意。在垭口停车大家赶紧将原来的短衣短裤换成秋衣秋裤。



康定出城到折多山垭口开了一个小时不到,9:40在垭口看到对面山上的传说中的“康定情歌”四个大字,只可惜当天天气阴沉,远没有图片上看到的蓝天白云草原映衬着这句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词句时那种小激动。

折多山是一直以来藏汉的分界山,过了折多山就真正意味着进入康巴藏区。折多山垭口,这是每个走川藏线的人必定会停下休息留影的。现在修了规范的停车场,一次10元,虽然贵点但大家反而不用担心有人要钱什么。这次一路上也遇到过要钱和要买东西的,但看得出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现在管理力度都比较大,修建了很多公共的观景平台等,并明确标识欢迎免费停车观光,一些厕所或设施即使收费也都有明码标价,应该说旅行环境和各地管理意识还是有很大提升。不过折多山上的旅游厕所修建位置确是很不科学,离垭口停车场要往下走一段再下好几层楼梯,完事后再爬坡上来,我的天,这个可是首个4200高度,到这基本都明显的高山反应,这一上一下很是折磨。





折多山西边下山坡度远没有东边那么陡,很快就下到山下。右边有路去康定机场,康定机场竟然是修在4000多米山头,等于来这坐飞机就要先爬折多山。后来稻城、甘孜机场也均是如此,这坐个飞机就还的爬趟山,也是不易。



下山就进入了藏区,两边房屋已经是明显藏族风格,但都显得很新,而且明显很有规划,反倒显得不是那么自然。







这次租的“小马”CX4,一路开下来性能还不错,很是省油。就是上了高原经常自动手刹会显示报警,咨询了店方,估计是压力传感器对高海拔有误报。但毕竟是城市CRV,底盘轮胎都不适合真正高强度路面,好在这次一路路况还可以,基本满足。但在石渠去松格玛尼石经城还是明智的选择了当地包车,那路如果小马去了估计难逃一劫。不过走西部特别是以后去西藏什么,我还是对自己的大山猫比较有信任感,这一路看到最多的还是丰田的SUV和三菱帕杰罗这类,国产的这几年哈佛、长城的SUV也是看到越来越多。但当地居民更多使用的是五菱小面包,占有量非常大,我们在石渠包车也是这个,当地人使用胜在便宜,也便于维修。














中午10:50分到达新都桥,在川藏线上作为休息和小环线重要节点的新都桥号称摄影天堂,特别是秋天的景色是这里的招牌。咱们此时还刚入秋,秋天的色彩还没全部呈现,不过藏家民居、田园景色确实不错。但和后来理亚路稻城一线,甘白路以及G317马尼干戈到甘孜包括道孚到八美一线比我感觉还是平淡很多,只是这里一般是进藏或者短途川西高原游重要路口和休息站,刚看到高原风光,感觉会有不同而已。




过了新都桥就开始上山,高尔寺山,已经开通隧道,不过因为修路前后小堵了1、2小时,下午13:00 点到了深山峡谷中的雅江县城。中午饭也是在路边加油站买了点点心草草在车上吃了,后面要真正开始上高原了。



雅江,意思就是雅砻江边的城市,号称茶马古道第一渡,G318在河对面修了隧道,直接绕过了这座小山城。过了雅江就开始再次上山,这次是号称有天路十八弯的剪子弯山,看攻略过了剪子弯山就相当于在青藏高原又上了一个台阶,后面就是理塘大草原。不过剪子弯山确实比前面两座山路途和爬升要高,绕来绕去总不见个头,就看见远远盘山公路一层又一层之字形往上延伸。好在路是比较宽的两车道铺装路面,车也比前面折多山和高尔寺山少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都在新都桥或雅江修整了。





传说中的天路十八弯,也是网上川藏线必有的镜头。有上下两个观景台,过了上边的观景台就是剪子弯山隧道了。














13:30出雅江开始上山,14:00到剪子弯山隧道。

隧道很长,关键是没灯,黑咕隆咚的,虽然把车灯打开慢慢开没有问题,但还是很有些不适应,后来过多了高山隧道也都是基本没灯。

可以看到以前的翻山老路。


出了隧道,没有明显下坡,景色已经和前面迥然不同。我原来以为上了剪子弯山是不是就是大草原了,其实只猜对一半。确实是高海拔草原林地地形,但并不平坦,在无数山头间山头上绕来绕去,又过了好几个什么山,只是坡度起伏爬升不是那么大而已。这时天空已经开始放蓝,温度也随着阳光明媚开始升高,大家的心情也开始由前面不断上山下山的压抑转而轻松了很多,这次318川藏南线的终点,也是此行重要的一个折返点,理塘,已经不远了。




这一段还经过多个垭口,有不少观景台,我们停了三个,蓝天白云下高原的景色让大家兴致很高。这也是此次旅行真正的两天好天气之一,另外一天是在回程翻越巴郎山时。在平台有卖东西藏民,其中一个说那个平台是她开出来的,收了停车费10元。在最后一个免费平台有两个藏族妇女卖据说是自己做的牦牛酸奶,10元一小杯,后来降到5元一小杯,不买拉住车门不让走,咱还就不喜欢这样强买强卖的,硬是没买发动车子走了。不过提醒在平台停车时车门一定要关好锁好,不是说偷东西啥,是防止藏民硬拉车门。




















川藏地区叫海子山的很多,这一次就经过了好几个。318上这个海子山路牌不知道是指到稻城要经过的海子山还是去西藏的那个。




接近理塘开始逐渐下坡,人烟也开始多起来,但这里还是属于雅江。










巴塘,四川和西藏交界的最后一个县城,不在此行规划内,下次吧。











终于在下午16:30穿过理塘隧道,看到了川西高原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号称“高城”的理塘县城,离今天的目的地稻城亚丁还有200多公里。

下山在县城边今天第二次加油(第一次是在泸定),我们长途自驾的习惯是邮箱近半就加满。开惯了我的帕杰罗,这辆载了我们四人的“小马”油耗很低,两次半箱加油都才100多,换成我的山猫一次起码两三百。


理塘大草原是一片宽阔的山间谷地,我们没进县城,从城边转向稻城方向。理亚路离开理塘大草原不久就翻过一个垭口后海拔又开始下降。到稻城的公路修的非常好,过哑口后沿着溪谷下降,林木茂盛,竟然和刚才高原草场完全不同的景象。





进入另一片山中平原,竟又是一番景色,路边高大的杨树已经开始转黄,旁边的山坡却是颇有丹霞味道。






路过这里时真是黄昏时分,高原的阳光将秋后的青稞田和房舍,山野照出一片淡黄色,当时真是美呆了,只可惜赶路没有停车。等回来时经过这里却是遇到阴天,那一刹那间的美景至今难忘。




终于又开始翻一座遍布砾石的大山,范围非常大,山上林木稀少,遍野都是裸露的石块,这就是理塘和稻城之间的海子山了,据介绍是因为远古海底抬升行程的特殊地形。海子山垭口并不明显,爬到高处后一个又一个山头间起伏盘旋,天色也由阳光明媚变成阴云笼罩并开始下雨,好像这一片大山这头垭口叫海子山,稻城一头的垭口叫兔儿山,好像是这样,反正在山顶开了好一会。









经过了稻城机场的路口后终于开始下山,中途还有一个石河景区,拍了两张照继续赶路。这时已经下午18:15多分,离稻城县城还有几十公里,离亚丁还有100来公里,估计要晚上8点来钟才能赶到。这边天黑的晚,8点钟刚好天黑。



一路上遭遇牛群后面已经习以为常,这一头牦牛据说8000—10000元,咱惹不起躲得起。

稻城附近的沿途景色竟然又是一番惊艳,只是今天赶路时间紧,计划后天返回时再细细领略。

路过传说中的红草地







晚上19:00,经过了稻城县城边的白塔,这时离今晚目的地亚丁香格里拉镇还有几十公里

稻城县城


稻城县城边的万亩青杨林,要等到秋色最浓时也是稻城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