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四明山——茅镬、柿林、李家坑赏枫记2013-12-12
标签:
旅游浙江游记 |
分类: 2013年 |


被追了尾还这么开心,是有理由换车了吗!!!


在鄞江和另一个同事会合,他是今天活动的领队和向导,也是我们公司准专业老驴,他选的路线绝对没话可说。
进山后第一个景点是远眺周公宅水库,一路路况很好,在路边还专门有观景台和停车带。今天也是难得的好天
气,秋高气爽,虽然山中树木多已现枯黄,只希望还能赶上最后那一抹秋色。


虽没有层林竟染,却也是色彩纷呈,盘山公路蜿蜒其中,色彩和线条于是都有了。




远处山上的一处度假村依山而建,倒是住宿观景的好地方。



远处山顶的茶园依旧青翠,但很多花木林地已经枯黄叶尽了。



这次步行的起点在一个叫茅镬的古村,和古村一块的还有一个保存很好古树林,因此这个村庄在宁波的户外和摄影群体中非常出名。我原来一直以为茅镬在奉化往宁海的山里,没想到就在鄞江往四明山的途中。整个村庄坐落于半山腰一个旁出的山头上,背靠大山,路边就是一大片高大茂密的古树林。穿林而过,村落延山势错落分布,叠加有序。山脚三面都被溪水围绕,正所谓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前后视野开阔,加上地处四明山往宁波方向的道路边,公路刚好将村庄与大山分隔开,咱虽然不懂风水,但看看也觉得这个选址实在位置绝佳。


山脚下因周公宅水库蓄水,也算是高山出平湖了,水色青绿,映衬着山间五彩,确是十分惹眼。



从网上知道茅镬古村已经在拆迁了,据说是为防止地质灾害什么。但有一点却是没想明白,前人建村选址讲究风
水和地势远比现如今精细,何况古村由来已久,要谈地质灾害如何保存到今天。别是因为这里位置绝佳借故拆了
做旅游开发建什么宾馆会所什么的吧。唯一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那也是因水库蓄水是否会造成山地结构破坏,
就如同三峡建成后四川连续发生的多次地震是否有关联,咱老百姓就无从得知了。网友曾经发起过联名拯救茅镬
古村的活动,但终究难以改变。










一路前行,但见断壁残垣,柴门虚掩,仅存的屋舍间也是人去楼空。村中石径蜿蜒,路旁多有红枫点缀,周边古
树环绕,花木繁盛,这当年该是多漂亮的一座村落,怪不得网上把这里列为宁波摄影采风基地之一。来宁波这么
多年,看来身边的美景还多有未知,今后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世外桃源只怕会越来越少了。






穿过村庄就来到古树林,林中多为银杏、红枫和松树。时近深秋,银杏枯黄,青松依旧,却是红枫最美的时候。
同事介绍,早一个星期时可观银杏,此时只能看红枫了。













林中有百龄古树数棵,林荫茂盛,树干粗壮需两三人才能环抱,也有枯死老干夹杂其间,挣扎不倒。回望周边山
上的树木粗不过碗口,零落山间难以成林,感叹当年一定是林深草密,如今剩这么几颗都成了风景。

























穿过树林就是公路,此时已经停满了车,人声嘈杂。周遍满山秋色尽染,山下水库碧波环绕,浮光掠影中船行其
间。美景之下,就是手机随手一点皆为大片。




正是美不胜收之时,同事大喊要上路了,连忙问有多远,同事说今天是轻量级徒步看景,于是轻装简从,时候才
知所谓老驴的轻松徒步那也是在翻山越岭五个小时以上的干活。

延公路下行不远靠右择一小道,沿山横切向上,过竹林、墓园,上一小上头后继续沿路上行,这时大家已经开始汗流浃背脱衣服了。



回望茅镬古村,一片残墙断瓦。




进山的公路在过了茅镬村后一路弯曲下行,穿桥而过一分为二,此时还不知道,今天的结尾就是从前面山中沿路
返回。周末又逢好天气,一路车流不断,多为进山游玩,往往是数车结伴同行,举家而出。









途径以遍植银杏的墓园,零落的黄叶铺满石径,又是一顿各种的拍。




看过金黄又遇朱红,同行摄友红说叶要趴低了对这阳光拍。。。。。。





黄红过后又是一片翠绿。



野果掺杂,口感酸甜,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摘这果子吃,现在在城市中已经很少见了,要是儿子来了也是个新鲜。





穿过竹林,眼前坡度减缓,山顶都是大片菜地,其间一假人立于田间,黑色的衣服手指苍天,却没了脑袋,估计
鸟事没吓跑倒是把经过的人吓到不少。田野屋舍间多有柿树挂着红红的柿子,看着养眼口馋,只是能留下的多高
悬在枝头,只能望柿兴叹了。


山顶有公路穿村而过,想起上次春天和LP来看樱花就是从这走的,一路田园风光,景色绝佳。


村中房屋多有空置,估计年轻人多往城市街镇打工生活了,村中多为老人小孩。穿村而过,同事不时用手机地图
核对路线轨迹,我开始还很是纳闷,同事说他这条路线也没走过是怎么找到路边不起眼的山间小路的。这要是早
知道可以下载驴友路线轨迹用于手机地图上次去栖霞坑也就不会迷路了。







离开主路,旁边有一座种满樱花的小山,只是这季节是什么花也没有了的。






东边山坡上是大片茶园,整齐划一的一大片,有时上下前后的拍。







山坡上又独树一棵,可做地标,其实后来发现,如果不是春天看樱花,这座小山可以不爬的。

远处路口一边是下山往鹿亭乡,一边是往四明山镇。


很漂亮的一片小树林,可惜下边有条深沟过不去,只好远远看看了。

传说中的感动




世上本无路,走过便是。

山顶气温明显低多了,溪水中已经部分结冰,在南方来说也是稀罕物件了。




水灵灵的大萝卜,动心了好一会还是没敢动手。

又到以路口,轨迹似乎有些偏离,只能问路了。




下行继续问路,这里要右拐了,跟着同事大家也不知道还有多远,反正出来就是走路的。

这条路不知道去哪?


又穿过一个村子,沿着一条尚未修好的石子路在山腰绕来绕去,远处大山里的小村庄下午到时才知道那就是柿林
古村。



















穿树林,过小山,一会左一会右,一路行走,心情愉悦胜过风景。





又往左拐下一条山间小路,这要是没导航或来过根本就很容易错过了。



























走了很久,中午时分看到了路边柿林村的路牌,往下就进入丹山赤水的景区了,门票自然是逃了的。


进入景区范围,林木茂盛了许多,看来保护还是有必要的。一路往下,成片的枫林泛着金黄,秋天的感觉很足。
























对面半山间的柿林古村已经清楚可见了,准备在那解决午饭,土鸡的香味似乎已经闻到了。











过古桥,往前是柿林村,往下可以从另一个出口出去延公路返回茅镬。下面这条路以前来都没走过,又说村中现
在旅游开发饭菜价高,于是同事提议往下走出去找地方吃饭。

一路沿山谷而下,溪流相伴,景色倒也不错,只是大家都已饥肠辘辘,步伐也都不禁快了许多。


















走到下面出口,同事说这里出去就到了公路,没有饭店村庄,还是得折回柿林村。于是大家又吭哧吭哧一顿好
爬。到了村口,远远看到对面山中又以村庄,镜头拉近一看,原来就是我们前面经过的小山村,竟然走了这么
远。

下午两点,游人不多,这也和现在景区高价门票有关系。不时有村民来拉客吃饭,同事们去找饭店,我一个人拎
着照相机去找那棵标志性的柿子树。


















村庄不大,穿过石头建造的房屋和小路,远远就看见那棵名声在外的柿子树,上面余果尚存。















想着同事该着急了,赶紧往村口走,果然不远就看见一哥们在找我。原来遇到保安要我们补门票,不然就不让我
们在村里吃饭。现在到处旅游开发圈地,发展经济不是坏事但越来越失去哪些原有的存朴和传统。虽然肚中馋虫
蠕动,但人家都不强补门票了,还说啥,走吧,另寻他处了只好。




上小路过一山垭口,同事说这里他就熟路了,前面下山不远就是另一个古村,李家坑。


一路还看见不少驴友结伴而来,真怕这里以后也会拦起铁丝网,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





什么叫专业野驴。。。佩服。。。羡慕之。。。

从柿林村到李家坑上行不多,往下路较长,走了一段远远看见山间溪水环绕着一座保存完好,建筑不同于柿林村
多石屋的漂亮古村,李家坑村到了。









自制粉丝,三十元以捆,有点小贵。







又是一群驴友,在秀瑜伽吗。这两年宁波户外运动盛行,在网上就有多个自发组织的版块经常结伴组织活动。

过桥进村,回望来时的小路。原来没有公路时,这村落间的联系就是由这些古道来沟通的。

进村又看见另一条古道,原来杖锡是从这边翻山过去,原来还一直以为是上次我和LP去的地方。











下次有机会要走走这条路,去杖锡看看这几年有名的杖锡樱花节是啥样。掉头返回村子,同事已经点好了菜,大
家已经是饥渴难耐了,几个菜上桌即一扫而空。



村中也在拆迁返修一些老房子,也在旅游开发了。

















饱餐一顿后继续上路,同事说要赶在落日前回到茅镬可以欣赏到四明山黄昏美景。





真要改成这样不知道还能叫古村吗。

这里也是四明山中的一个交通要道,原来每次来多是从奉化溪口进山,因此这边还真没到过。


按路线延公路走即可,同事说走公路太没劲,不如穿小路从左边小山头翻过去,说不定还有未知的风景。




树林颜色的层次正是秋天的最美的色彩。








山脚下正在修一蓄水站,不知道是不是用于漂流,这几年李家坑漂流很火,但出了多次伤人事故。



回程又两条路,一条是公路一条是山边小路,驴友的特点就是一定要走难走的路才能看到风景,于是掉头延水渠走小路。
















一路上蹿下跳,最后走投无路还是回到公路上。公路在山间绕来绕去,手机导航显示还有几公里。这时已经快下
午五点,暮色已现,为了赶着看日落,大家开始紧赶快跑。









路过一个路口,刚才从丹山赤水景区如果不折返柿林村就是从这出来。原来这条路是山区公路,现在也让景区给
包了,要过就要买门票。网上有不少抱怨说这样路过去四明山镇绕行要多几十公里。









同事又一个人到河滩上去探野路,这回其它人基本没力气跟随了。













走呀走,终于看到了茅镬的指示牌和大桥了。







对面山上的茅镬古村,也是此行的终点。中午出车祸的同事在处理了事故后打电话说还是不甘心浪费这美好的假
日,依旧赶来正在茅镬赏枫,问我们能否赶到一起回,但等我们到时他们已经等不住回家了。



风景无处不在。


过桥抄小路,也是最后一段山路,冲刺。






这要是赶在银杏黄时来那是相当漂亮的一条石阶小径。

















到停车场正赶上最后一抹落日,同事还在往上跑去追赶黄昏的余晖,咱是走不动了。原来说
的休闲徒步赏枫最后以徒步20余公里,耗时7个小时圆满结束,累但快乐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