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洛伦兹变换计算“双生子佯谬”Ⅰ

(2014-06-13 12:14:11)
标签:

物理学

相对论

用洛伦兹变换计算双生子佯谬

陈其翔

1.哥哥A乘飞船离开弟弟B经一段时间后返回

双生子A和B,哥哥A乘飞船离开弟弟B,经一段时间后返回地球与弟弟相遇,发现自己不知为何比弟弟更为年轻。若简单地运用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的道理来进行解释,按相对性原理,也可认为哥哥A不动,弟弟B离开A然后返回相遇,形成了一个所谓“双生子佯谬”的难题。也有人说,这个问题需要用广义相对论来解决。因为弟弟B没有作加速运动,可认为处于惯性坐标系,而哥哥A乘飞船离开然后返回,必然作加速和减速运动,相当于在引力场中时间变慢。本文认为,双生子问题基本上属于狭义相对论,A的转向和返回过程,确定了他处于运动坐标系的现实。加速、减速运动加强了飞船中的时间变慢,但不是主要的。下面按狭义相对论的洛伦兹变换公式讨论双生子问题

设B处于惯性坐标系S(x, y, z, t)的原点,A处于惯性坐标系Sa(xa,ya, za, ta)的原点,各坐标轴相互平行。从t = ta= 0开始,A乘飞船沿x轴正向以匀速v离开B, 设β= v/c,γ=1/(1-β2)1/2。洛伦兹变换公式为:

    ta =γ(tvx/c2),  xa =γ(xvt),  ya= y,  za= z

t =γ(tavxa/c2),  x=γ(xavta),  y = ya,  z = za

A所乘飞船的全部行程,是飞往离地球8光年的一个恒星,它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飞船到达后立即转向,按原速度返回。设飞船速度为v=0.8c,β=v/c=0.8,1/γ=0.6。时间单位用年,距离单位用光年。

t = ta = 0,A开始航行,从地球看行程距离是8光年,飞船速度为v=0.8c,用时t =10年。由于钟慢效应,从地球看飞船用时ta= 6年。从飞船看,由于尺缩效应,地球离恒星的距离只有8/γ= 4.8光年。由于从飞船看,地球是倒退离开飞船的,地球在Sa坐标系中的位置为:xa=-4.8光年。倒退速度也为0.8c,从飞船看用时ta=4.8/0.8=6年。由于钟慢效应,从飞船看地球上的钟只需用时t =3.6年。可用洛伦兹变换公式计算:

t =γ(tavxa/c2) =[6+0.8×(-4.8)]/0.6=3.6年

A所乘飞船转向后,沿x轴反向以匀速u =-v=-0.8c返回B。这时A所乘飞船处于惯性坐标系Sa’(xa’,ya’, za’, ta’)的原点,即xa= xa’= 0,其时钟读数不变,即ta’=ta= 6年,地球在Sa’坐标系中的位置也不变为:xa’=xa=-4.8光年。

洛伦兹变换公式改为(注意u=-v为负值):

ta’=γ(tu x/c2),  xa’=γ(xu t),  ya’= y,  za’= z

t =γ(ta’+u xa’/c2),  x=γ(xa’+uta’),  y = ya’,  z = za’ 。

从地球看返程距离仍是8光年,飞船速度为-0.8c,用时10年即可返回,总计用时t=20年。从飞船看,用时6年即可返回,总计用时ta=12年。有人提出,从飞船看,飞船飞离地球的行程由于钟慢效应,地球上的钟只需3.6年;同样当飞船返回地球,也只需用时3.6年,合起来用时t=7.2年,而从地球看往返行程总计用时t=20年。相差12.8年。这说明狭义相对论有错误,“双生子对称飞行假想实验是一个真正的时空悖论而不是佯谬”。

一般来说,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但理论本身是否存在悖论,这关系到理论本身是否自恰,是否完整,只能从理论本身来解决。狭义相对论的理论核心,在于洛伦兹变换。前面说,A所乘飞船在飞离地球的行程中,处于惯性坐标系Sa(xa,ya, za, ta)的原点,转向后处于惯性坐标系Sa’(xa’,ya’, za’, ta’)的原点,即xa’= xa= 0,其时钟读数不变,即ta’=ta= 6年。地球在Sa’坐标系中的位置也不变:即xa’= xa=-4.8光年。

前面用洛伦兹变换公式计算出,从飞船看,地球在转向前时钟的读数为t =3.6年,那么在飞船转向后,从飞船看,地球上的时钟读数是否仍不变呢?这个问题仍可用洛伦兹变换公式计算,注意u=-0.8c为负值,xa’=-4.8也为负值,相乘得正值:

t =γ(ta’+uxa’/c2) = (6+0.8×4.8)/0.6 =16.4年,

从飞船看,地球上的钟在转向后读数是16.4年,飞船返回地球的行程需用时t =3.6年,二者相加正好是20年,与地球上的B看,地球钟的读数t=10+10=20年是一致的,没有时空悖论。而A所乘飞船返回地球后,随行钟的读数为ta’=12年。与地球钟的读数不相等。

总之,飞船时间变慢是由于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而引起的,转向和返回过程,确定了A处于运动坐标系的现实。时间的跳变,甚至“时间倒流”,是从一个坐标系看另一坐标系的时间,所产生的假象。

1 地球和飞船在各坐标系中的时间和位置

 

以地球为观察者

以飞船为观察者

地球

飞船

飞船

地球

1起飞

t = 0

x = 0

ta= 0

x = 0

ta= 0

xa= 0

t = 0

xa= 0

2转向前

t =10

x = 0

ta= 6

x = 8

ta= 6

xa= 0

t =3.6

xa =-4.8

3转向后

t =10

x = 0

ta’= 6

x = 8

ta’= 6

xa’=0

t =16.4

xa’=-4.8

4返回

t =20

x = 0

ta’=12

x = 0

ta’=12

xa’=0

t =20

xa’=0

 

实际上,相对论是公允的、对不同惯性坐标系,并不区分那个是静止的,那个是运动的,二者间可通过洛伦兹变换沟通。“静止”和“运动”是人类的常规语言,概念是明确的。我说:飞船有折返过程,处于运动坐标系,概念也是明确的。因为飞船有折返过程,确定了飞船处于运动坐标系的现实,而地球没有,“地球”与“飞船”并不等价。折返过程实际上是坐标系的改变,坐标时也随之改变,形成“时间跳变”。

从本坐标系的时钟得出的时间,称本征时间,而从一个坐标系看另一坐标系的时间,不是本征时间。本征时间不可能跳变。本例中出现的“时间跳变”,是从一个坐标系看另一坐标系的时间,由于坐标系的改变所产生的。我在《“双生子佯谬”的讨论和计算》一文中,不直接用洛伦兹变换计算,而用假想发射和接收电波的方法进行计算,可避免计算折返过程中坐标时的跳变。

该文中,用广义相对论对飞船加速、减速运动的时间变慢作了估算,指出:“总之,飞船时间变慢基本是由于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转向和返回过程,确定了A处于运动坐标系的现实。加速、减速运动加强了飞船中的时间变慢,但不是主要的”。在闵可夫斯基几何中,类时世界线的长度,代表本征时间(固有时间)的长度,两点间以直线的长度为最长。即曲线比折线短,折线比直线短。折返过程的世界线为折线,加速、减速运动的折线为曲线,它们都比直线更短。(待续) 见本人科学网博克及其中的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63&do=blog&id=8030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